此公{1-1}安得世復(fù)有,洗空凡馬須麒麟
出自宋代章敏德《湖州題顏魯公祠堂》:
掛帆一縱疾于鳥,長興夜發(fā)吳興曉。
杖黎上訪魯公祠,一見目明心皦皦。
未說邦人懷使君,且為前古惜忠臣。
德宗更用盧杞相,出當(dāng)斯位誠艱辛。
生逆龍鱗死虎口,要與乃兄同不朽。
狂童希烈何足罪,奸邪嫉忠假渠手。
乃知成仁或殺身,保身不必皆哲人。
此公{1-1}安得世復(fù)有,洗空凡馬須麒麟。
注釋參考
安得
安得 (ān dé)如何能得、怎能得。含有不可得的意思。
文選.宋玉.風(fēng)賦:「宋玉對曰:『此獨(dú)大王之風(fēng)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文選.劉邦.雜歌:「大風(fēng)起兮雲(yún)飛揚(yáng),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豈可。
凡馬
普通的馬。 晉 葛洪 《抱樸子·勖學(xué)》:“凡馬野鷹,本實(shí)一類。” 唐 杜甫 《遣懷》詩:“乘黃已去矣,凡馬徒區(qū)區(qū)?!?宋 陸游 《上史運(yùn)使啟》:“超超空凡馬之群,實(shí)非能辦;默默反屠羊之肆,其又奚言!”
麒麟
(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dòng)物。形狀像鹿,頭上有角,全身有鱗甲,尾像牛尾。古人以為仁獸、瑞獸,拿它象征祥瑞。《管子·封禪》:“今鳳凰麒麟不來,嘉穀不生。” 宋 黃庭堅(jiān) 《送范德孺知慶州》詩:“阿兄兩持 慶州 節(jié),十年麒麟地上行?!?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你們要聽那妖精的話,說鳳凰是雞,說麒麟是羊子,說龍是蚯蚓,說靈龜是甲魚?!?/p>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稌x書·顧和傳》:“ 和 二歲喪父,總角便有清操,族叔 榮 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興吾宗者,必此人也?!?/p>
(3).見“ 麒麟閣 ”。
(4).見“ 麒麟殿 ”。
章敏德名句,湖州題顏魯公祠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