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厚同源,萬殊一體
出自宋代釋心月《小師正知畫師頂相請贊》:
高厚同源,萬殊一體。
卓爾何來,湛然非止。
覽蜀天云,挹龍淵水。
際會如斯,孰窮所以。
正知知之,不出乎是。
注釋參考
高厚
(1).高度和厚度?!蹲髠鳌ざü迥辍罚骸俺遣恢吆?,小大何知?” 北齊 邢邵 《為文襄帝讓尚書令表》:“助日月之光華,增天地之高厚?!?/p>
(2).指皇天后土。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北郊議論》:“夫祀者,自有以感於無,自實(shí)以通於虛,必以類應(yīng)類,以氣合氣,然后可以得而親,可以冀其格。今祭地於圜丘,以氣則非所合,以類則非所應(yīng),而求高厚之來享,不亦難乎!”
(3).謂恩德深厚。 清 龔自珍 《明良論一》:“內(nèi)外官吏皆忘其身家以相為謀,則君臣上下之交,何事不成? 漢 臣 董仲舒 曰‘被潤澤而大豐美’者,此也,朝廷不愈高厚,宇宙不愈清明哉!” 魯迅 《書信集·致楊霽云》:“《集外集》止抽去十篇,誠為‘天恩高厚’。”
(4).高尚厚道。 宋 曾鞏 《代皇子延安郡王謝表》:“此蓋伏遇皇帝陛下心潛高厚,智極精微。推廣愛之仁,以隆於父子;盡大公之義,以篤于君臣。” 明 程羽文 《鴛鴦牒》:“ 班婕妤 左九嬪,高厚渾樸,永巷索居?!?/p>
(5).《左傳·襄公十六年》:“ 齊 高厚 之詩不類。”后因以“高厚”指詩作不佳。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雜記上》:“ 何僧智 者,嘗于 任昉 坐賦詩,而言其詩不類。 任 云:‘卿詩可謂高厚。’ 何 大怒曰:‘遂以我為狗號!’”
同源
同源 (tóngyuán) same source 指水流同一源頭 指事物的來源相同 同字未必同源。——王力《同源字論》萬殊
各不相同。亦指各種不同的現(xiàn)象、事物?!痘茨献印け窘?jīng)訓(xùn)》:“包裹風(fēng)俗,斟酌萬殊?!?晉 葛洪 《抱樸子·暢玄》:“玄者,自然之始祖,而萬殊之大宗也?!?宋 王安石 《寄吳沖卿》詩:“物變極萬殊,心通才一曲?!?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公冶長篇五》:“仁、義、忠、孝,固無非性者,而現(xiàn)前萬殊,根原一本,亦自不容籠統(tǒng)。”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此蓋謂行雖萬殊,而歸致是一?!?/p>
一體
一體 (yītǐ) 有機(jī)的整體 an organic whole 融成一體 有機(jī)地結(jié)合或聯(lián)結(jié)起來的整體 to a men;all people concerned 俱為一體?!T葛亮《出師表》 胡越為一體?!啤の赫鳌吨G太宗十思疏》釋心月名句,小師正知畫師頂相請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