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蕃《呈程可久》:
微風(fēng)送落日,余霞雜停云。
陟彼山之巔,誰識我與君。
彭蠡咫尺見,匡廬毫發(fā)分。
波瀾似吳淞,岡巘殊勝云。
是間豈無詩,愧我初不文。
圖畫亦足寫,摩詰居離群。
裴回竟何得,拂噗徒加勤。
回憩僧所廬,幽闃令人欣。
談鋒壯鏖戰(zhàn),茗碗頻策勛。
交游數(shù)伯厚,文字從右軍。
我是漫瞠若,莫能窺厥垠。
少焉復(fù)來過,凜然落衣帉。
江山恍疑非,林空月紛紜。
旁有博士湖,姓名未前聞。
何年隱君子,高棲辭世氛。
得非羊裘漁,當(dāng)是植杖耘。
至今宴息地,離離幽草薰。
人生七十稀,過眼俱虻岷蟁。
適意何必多,悠悠幾朝曛。
君明履霜畦,我正坐水濆。
會合且不常,使我生憂慬。
何當(dāng)十日款,誦說心為醺。
庶如逢豫章,其藁一以焚。
注釋參考
會合
會合 (huìhé) 聚集到一起 join;assemble;converge;meet;bring together 兩軍會合后繼續(xù)前進(jìn) 兩個或多個物體在預(yù)定的時間和地點以零相對速度相遇 rendezvous不常
(1).不固定?!稌ひ劣?xùn)》:“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孔 傳:“天之禍福惟善惡所在,不常在一家?!?漢 張衡 《西京賦》:“不常厥土, 盤庚 作誥?!?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比興》:“夫比之為義,取類不常:或喻於聲,或方於貌,或擬於心,或譬於事。”
(2).異常;反常?!蛾套哟呵铩ぶG下十三》:“作服不常,以笑諸侯。” 吳則虞 集釋引 蘇輿 云:“言作不常之服,以為笑于諸侯?!?元 元懷 《拊掌錄》:“畫人物不常,鳥或四足,獸或兩翼,人或儒冠而僧衣?!?/p>
(3).不平凡;卓越。 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四:“夜夢一女,年可十七八,顏色不常。”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 習(xí)鑿齒 史才不常, 宣武 甚器之。未三十,便用為 荊州 治中。” 前蜀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去國時雖久,安邦志不常?!?/p>
(4).時常。《醒世恒言·李玉英獄中訟冤》:“﹝ 焦氏 ﹞待婢僕們也十分寬恕,不常賞賜小東西?!?/p>
(5).猶無常。死的婉辭。 唐 韓愈 《祭故陜府李司馬文》:“如何不常,以至大故!”
我生
(1).我之行為。《易·觀》:“六三:觀我生進(jìn)退。” 孔穎達(dá) 疏:“我生,我身所動?!?朱熹 本義:“我生,我之所行也?!?/p>
(2).生我者。指母親。《后漢書·崔駰傳》:“豈無 熊僚 之微介兮?悼我生之殲夷。” 李賢 注:“我生,謂母也?!?/p>
趙蕃名句,呈程可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