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薛揚(yáng)祖《與張樞密話舊作》:
羸軀苦善病,日與藥裹親。
藉彼參苓功,扶此憂患身。
思君苦饑渴,相憐同病人。
余身本蒲柳,寧竢秋風(fēng)晨。
君誠松柏姿,何患不長春。
容面一若丹,鬢發(fā)一若銀。
來日安可期,往事曷足陳。
不能罄君罍,奚以浣我塵。
吹笙將鼓瑟,慚余非嘉賓。
注釋參考
一若
仿佛;很象。 清 包世臣 《與楊季子論文書》:“然門面言道之語,滌除未盡,以致近世治古文者,一若非言道則無以自尊其文。”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二章:“遂不覺中懷惘惘,一若重愁在抱?!?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生得文弱清秀,一若他的父親。”
鬢發(fā)
鬢發(fā) (bìnfà) 垂在耳朵前面的一綹頭發(fā)或一簇卷發(fā) hair on the temple薛揚(yáng)祖名句,與張樞密話舊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