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地有余光,方公道益芳。
出自唐朝貫休《題方公院寄夏侯明府》
銀地有余光,方公道益芳。誰分修藏力,頂有剃頭霜。
經(jīng)勘松風燥,檐垂塢茗香。終須結(jié)西社,此縣似柴桑。
注釋參考
銀地
佛教謂菩薩所居以琉璃鋪地,故稱。常借指佛寺。 唐 李紳 《新樓詩·龍宮寺》:“銀地溪邊遇衲師,笑將花宇指潛知。” 唐 徐凝 《天tai{1*1}獨夜》詩:“銀地秋月色,石梁夜溪聲?!眳⒁姟?金地 ”。
銀地有余光,方公道益芳。誰分修藏力,頂有剃頭霜。
經(jīng)勘松風燥,檐垂塢茗香。終須結(jié)西社,此縣似柴桑。
佛教謂菩薩所居以琉璃鋪地,故稱。常借指佛寺。 唐 李紳 《新樓詩·龍宮寺》:“銀地溪邊遇衲師,笑將花宇指潛知。” 唐 徐凝 《天tai{1*1}獨夜》詩:“銀地秋月色,石梁夜溪聲?!眳⒁姟?金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