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書移監(jiān)交置郵,斗水那能局吞舟
出自宋代程公許《壽漕使者帥黃大監(jiān)》:
金華仙人紫綺裘,朝戲三山暮十洲。
偶經(jīng)劍浦弭節(jié)留,浪花噴雪躍虯。
海若禠氣馮夷愁,精英為公一日收。
義理之窟探魯鄒,詞章之工近韓歐。
榮途砥平不停輈,盛名何自徹冕旒。
粉省賜香馥衣綢,萬里持節(jié)寬顧憂。
更煩幕府開碧油,文書堆案如陵丘。
焦心靡憚勤咨諏,賓朋邏進(jìn)奚所求。
否臧吾豈無陽秋,吏奸膽破憶病瘳。
肯綮可見才刃優(yōu)。
孰知學(xué)富用力周,取之不窮蠶絲抽。
寶書移監(jiān)交置郵,斗水那能局吞舟。
事機(jī)鼎來寧易投,紫清側(cè)席渴告猶。
東風(fēng)破冷初和柔,皇覽撥席當(dāng)孟陬。
矞云我亦分余庥,無階稱壽{奭斗}玉甌。
眼明西南大量尺樓。
繡天錦地十六州。
雅拜何以祈寵休,早徵環(huán)召飛鵠頭。
潁川歸趣鼎鉉調(diào),偉業(yè)定自追前修。
承家有子文炳彪,燈燈之傳天與謀。
殿前峨冠進(jìn)鴻疇,杏園亦復(fù)聊俊游。
斯文壽脈江漢流,何羨韋平世通侯。
注釋參考
寶書
(1).指 周 代的官修的史書?!豆騻鹘?jīng)傳解詁·隱公第一》 唐 徐彥 疏:“昔 孔子 受端門之命,制《春秋》之義,使 子夏 等十四人求 周 史記,得百二十國寶書…… 周 史而言寶書者,寶者保也,以其可世世傳保以為戒,故云寶書。”
(2).泛指珍貴的書籍。 唐 李白 《猛虎行》:“寶書長劍掛高閣,金鞍駿馬散故人。” 宋 黃庭堅(jiān) 《雙井茶送子瞻》詩:“人間風(fēng)月不到處,天上王堂森寶書。”
(3).用為謔稱。 魯迅 《且介亭雜文·買<小學(xué)大全>記》:“對(duì)于這類寶書,卻從不敢作非分之想。”
(4).指佛教經(jīng)典。 南朝 梁 江淹 《休上人怨別》詩:“寶書為君掩,瑤琴詎能開?!?唐 劉禹錫 《送深法師游南岳》詩:“飛錫無定所,寶書留舊房。” 宋 蘇軾 《宿圓通禪院》詩:“袖里寶書猶未出,夢(mèng)中飛蓋已先傳?!?/p>
(5).皇帝的璽書?!缎绿茣ぼ嚪尽罚骸?天寶 初,改璽書為寶書。”《新唐書·李棲筠傳》:“軍國大事以寶書易墨詔?!?/p>
(6).珍貴的書信或書法。 唐 溫庭筠 《春日》詩:“寶書無寄處,香轂有來期?!?元 張翥 《題李早女真三馬扇頭》詩:“寶書玉軸充內(nèi)府,時(shí)以 李早 當(dāng) 龍眠 ?!?/p>
置郵
用車馬傳遞文書信息。亦謂傳遞文書信息的驛站?!睹献印す珜O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焦循 正義:“置、郵、傳三字,同為傳遞之稱。以其車馬傳遞謂之置郵,謂之驛。其傳遞行書之舍,亦即謂之置郵,謂之驛?!?唐 楊炯 《<王子安集>舊序》:“教之者逾於激電,傳之者速於置郵。” 宋 范成大 《麻線堆》詩:“舟檝避潢潦,置郵疾飛馳?!卑?,古制,置為馬遞,郵為步遞,原有區(qū)別,后即混用。
斗水
少量之水,亦喻指少量的資助。語出《莊子·外物》:“﹝鮒魚﹞對(duì)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北魏 李騫 《贈(zèng)親友》詩:“ 監(jiān)河 愛斗水, 蘇子 惜餘明。” 唐 孟郊 《贈(zèng)主人》詩:“斗水瀉大海,不如瀉枯池?!薄都魺粜略挕と礁5刂尽罚骸暗妇瓒匪詈赞H之枯,下壺飧而救翳桑之餓?!?/p>
那能
方言。怎么樣。
出處:章炳麟 《新方言·釋詞》:“凡諸形狀皆謂之態(tài),亦謂之能; 蘇州 問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態(tài)字,猶通語言曾(俗作怎)么樣矣?!?
例句:殷夫 《監(jiān)房的一夜》:“ 小王 說:‘老和尚后來那能了呢?’說著笑了?!?
吞舟
吞舟 (tūnzhōu) 指能吞船的大魚,喻罪行極大的人 crime-steeped person as big fish that can devor ship 吞舟是漏?!铣骸?丘遲《與陳伯之書》程公許名句,壽漕使者帥黃大監(jiān)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