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王珪《和圣俞莫登樓》:
莫登樓,樓外華燈人競游。
翠枝威威六素虬,鳴梢一聲從天頭。
金爐煙開雉尾收,正見月射雙瓊鉤。
半峰飛泉落驚漚,噓呵紫霧魚龍浮。
弦清管高脆欲流,霜寒雛鳳丹山愁。
臺上美人春風(fēng)柔,舞腰回急寶釵投。
禁街特敕香車留,簾疏的皪排星眸。
畫省宵間空翠幬束如窮兔離新罘。
況驚白發(fā)心悠悠,安復(fù)繁華事輕裘。
寄言俠少誰為儔,爛醉玉樓歌始休。
注釋參考
爐煙
見“ 爐煙 ”。
亦作“ 爐煙 ”。1.熏爐或香爐中的煙。 南朝 梁簡文帝 《曉思詩》:“爐煙入斗帳,屏風(fēng)隱鏡臺?!?宋 蘇軾 《青牛嶺高絕處有小寺人跡罕到》詩:“暮歸走馬沙河塘,爐煙裊裊十里香。” 清 支機(jī)生 《珠江名花小傳》:“爐煙暗遞浩歌聲?!?/p>
(2). 廬山 香爐峰 的云氣。借指 香爐峰 。 宋 梅堯臣 《寄王江州》詩:“何嘗聞堠火,唯是對爐煙。潮到 盆城 否?猶期信可傳。”
(3).舊時(shí)宮殿前丹墀設(shè)焚香爐,后因以指代宮廷、朝官。 唐 無名氏 《元日觀上公獻(xiàn)壽賦》:“趨云陛以陳詞,向爐煙而稽首?!?唐 韋應(yīng)物 《燕李錄事》詩:“與君十五侍皇闈,曉拂爐煙上赤墀。” 唐 方干 《送杭州李員外》詩:“必恐駐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爐煙?!?/p>
(4).指爐火。 宋 周邦彥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詞:“地卑山近,衣潤費(fèi)爐煙。”爐,一本作“ 罏 ”。
雉尾
(1).見“ 雉尾扇 ”。
(2).雉尾部之長羽?!端疂G傳》第一○九回:“每邊拴掛數(shù)十個(gè)銅鈴,后插一把雉尾?!?魯迅 《二心集·新的“女將”》:“她頭插雉尾,手執(zhí)雙刀(或兩端都有槍尖的長槍),一chu{1|1}臺,看客就看得更起勁。”
正見
(1).佛教語。八正道之一。意為具有“四諦”理的見解,亦即關(guān)于人生真理的徹底領(lǐng)悟。 唐 澄觀 《華嚴(yán)經(jīng)綱要》:“正見牢固,離諸妄見?!?隋 江總 《攝山棲霞寺碑》:“深嘵正見,玅識來果?!?宋 洪邁 《容齋五筆·八種經(jīng)典》:“用正見,觀真理,莫出于《觀音普賢菩薩法行經(jīng)》?!?/p>
(2).正確的見解。 郭沫若 《沸羹集·<?xì)v史·史劇·現(xiàn)實(shí)>》:“應(yīng)該寫成好還是壞,你再要拿出正見來,然后才能下出一個(gè)‘不妥’?!?/p>
王珪名句,和圣俞莫登樓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