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老萬古,劍池照千秋,蕞爾小吳會,隱然瞰瀛洲
出自唐代朱長文《太守召陪諸公游虎丘》:
海涌一小山,遠視如陵丘。
中藏天下奇,巖谷峻且幽。
石壁老萬古,劍池照千秋,蕞爾小吳會,隱然瞰瀛洲。
能令軒冕客,到此忘沉憂。
樂天擁各騎,一月常一游。
高賢愛絕景,塵事莫可留。
我公初下車,明斷速如流。
千里滿和氣,訟庭無擊囚。
三英皆膚使,金節(jié)憩南州。
同聲約真賞,相應如嗚球。
半刺富文雅,嘉賓張與劉。
清晨出西閶,山翠逼蘭舟。
耕叟迎彩旆,佳禽和嗚騶。
憑闌共四顧,湖海入危樓。
云低未作雨,萬象圍寸眸。
憲老揮散隸,妙絕與古儔。
河漢淡輕靄,天門跳驚虯。
才名三十年,余事及銀鉤。
茲游雖偶然,千載仰芳猷。
日暮下危磴,玉杯相獻酬。
一篇間一局,豪放不自休。
樂哉文字飲,相與喜賢侯。
短篇春事勝,可與吳兒謳。
注釋參考
石壁
石壁 (shíbì) 有相當高度、表面呈垂直或懸垂的懸崖或峭壁 cliff;precipice萬古
萬古 (wàngǔ) 萬世 through the ages;forever;eternally 萬古長青千秋
千秋 (qiānqiū) 千年 a thousand years 歲月久遠 a long long time 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birthday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蕞爾
形容小?!蹲髠鳌ふ压吣辍罚骸?鄭 雖無腆,抑諺曰‘蕞爾國’,而三世執(zhí)其政柄?!?唐 劉禹錫 《賀收蔡州表》:“蕞爾 元濟 ,敢懷野心!” 清 曹寅 《送袁士且游吳下》詩之一:“多君真世德,蕞爾總埃塵?!?柯靈 《團圓》:“從默默無聞的蕞爾小島,到大小 金門 、 大擔 、 二擔 ,物阜豐腴的 臺灣 ,原都是駢枝連理,一脈同根,屬于神州大陸的土地?!?/p>
吳會
(1). 秦 漢 會稽 郡治在 吳縣 ,郡縣連稱為 吳會 。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吳會》:“ 西漢 時 會稽 郡治本在 吳縣 ,時俗以郡縣連稱,故云 吳會 ?!?/p>
(2). 東漢 分 會稽郡 為 吳 會稽 二郡,并稱 吳 會 。后亦泛稱此兩郡故地為 吳會 。《后漢書·蔡邕傳》:“ 邕 慮卒不免,乃亡命江海,遠跡 吳 會 ?!薄度龂尽侵尽O賁傳》:“時 策 已平 吳 會 二郡?!?宋 蘇軾 《喜劉景文至》詩:“平生所樂在 吳 會 ,老死欲葬 杭 與 蘇 ?!薄督鹗贰ね觐伨V傳》:“僭稱位號,偷生 吳 會 。”
唐 以后,俗亦稱 平江府 (今 江蘇 蘇州 )為 吳會 。 元 陸友仁 《吳中舊事》:“府署之南名 吳會坊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一:“世多稱 平江 為 吳會 ,意謂 吳 為東南一都會也。自 唐 以來如此,今郡中有 吳會亭 ,府治前有 吳會坊 ?!?/p>
隱然
隱然 (yǐnrán) 隱隱約約的樣子 faint 隱然可見瀛洲
亦作“ 瀛州 ”。1.傳說中的仙山。《列子·湯問》:“ 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 ,二曰 員嶠 ,三曰 方壺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萊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種?!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 齊 人 徐市 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萊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唐 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驼?瀛洲 ,煙濤微茫信難求。” 明 無名氏 《鳴鳳記·鄒林游學》:“ 瀛洲 同泛濟川船,伊吾共仗屠龍劍?!?/p>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獄中贈鄒容》詩:“ 鄒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魯迅 《集外集·<題三義塔>詩》:“偶值大心離火宅,終遺高塔念 瀛洲 ?!?/p>
(3). 唐太宗 為網羅人才,設置文學館,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齡 等十八名文官為學士,輪流宿于館中,暇日,訪以政事,討論典籍。又命 閻立本 畫像, 褚亮 作贊,題名字爵里,號“十八學士”。時人慕之,謂“登瀛洲”。事見《新唐書·褚亮傳》。后來的詩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獲得殊榮,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歸思》詩之二:“四十為郎非不偶,況曾提筆直 瀛州 。” 明 沉鯨 《雙珠記·廷對及第》:“朝登 瀛洲 ,暮賜蓮炬?!?清 陳夢雷 《楊椒山先生祠》詩:“釁開馬市英魂恨,廟煥 瀛洲 俎豆香?!眳⒁姟?登瀛洲 ”。
朱長文名句,太守召陪諸公游虎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