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葉適《魏華甫鶴山書院》:
蒼崖有頂我為廬,日君月妃崖十趨。
梳風洗雨耳目醒,玉帝詔許瞻宸居。
周公仲尼在左右,勘點六籍開凡愚。
曾經秦禍多散闕,鄭箋毛傳悲紛如。
精神感通若親授,損益殷夏還其初。
憶君低回校天祿,高論自遣陳言鋤。
況今卓絕離人境,妙悟豈可常情拘。
飄零繁疑夢魂到,戃慌忽墮西南書。
韓呂之相以類聚,程張之師以道俱。
業(yè)調甘酸嗜秦炙,肯逐象罔迷玄珠。
分明憤發(fā)貫篇首,端的鏤寫傳吾徒。
乃知山中新所得,慢簡閑編皆棄馀。
修林遠嶺秋映蔽,濃花近院春扶疎。
彫胡已饋豆遷靜,黃獨未斸筐籃孤。
垂竿桐江笑短弱,負鼎莘野嫌豪粗。
岷峨崔嵬留后拒,滟澦突兀催前驅。
莫嗔猿鶴不解事,與民由之誠丈夫。
注釋參考
甘酸
(1).酸甜?!痘茨献印け窘浻枴罚骸凹灏痉僦?,調齊和之,適以窮 荊 吳 甘酸之變。” 晉 傅玄 《李賦》:“甘酸得適,美逾蜜房?!?宋 范成大 《荔枝賦》:“覺龍目之么么,咍蒲萄之甘酸。”
(2).指各色美味。 漢 焦贛 《易林·噬嗑之師》:“日晏不食,絶無甘酸?!?宋 韓維 《答象之謝惠黃精之什》詩:“富貴異所嗜,口腹窮甘酸。”
象罔
(1).亦作“ 象網 ”。《莊子》寓言中的人物。含無心、無形跡之意?!肚f子·天地》:“ 黃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使 知 索之而不得,使 離朱 索之而不得,使 喫詬 索之而不得也。乃使 象罔 , 象罔 得之?!币槐咀鳌?罔象 ”。 王先謙 集解引 宣穎 曰:似有象而實無,蓋無心之謂。后用為典故。 唐 趙嘏 《成名年獻座主仆射兼呈同年》詩:“曾失玄珠求 象罔 ,不將雙耳負伶?zhèn)悺!?明 劉基 《賀新郎·愁思》詞:“ 赤水 珠沉迷 象罔 ,暗塵深、不見 長安道 ?!?王闿運 《秋醒詞序》:“豈 象網 三求之后,將鈞天七日之終?!?/p>
(2).不真切;模糊不清。 宋 朱熹 《感興詩》之一:“渾然一理貫,昭晰非象罔?!?/p>
玄珠
(1).黑色明珠。 漢 劉向 《九嘆·遠逝》:“杖玉華與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薄赌淆R書·張融傳》:“蟕蠵瑁蛑,綺貝繡螺。玄珠互綵,緑紫相華?!?元 王逢 《游昆山懷舊傷今》詩:“玄珠探 甓社 ,白馬飲 浙水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今日所謂識時之彥,為按其實,則多數常為盲子,寳赤菽以為玄珠?!?/p>
(2).道家、佛教比喻道的實體,或教義的真諦?!肚f子·天地》:“ 黃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陸德明 釋文:“玄珠, 司馬 云:‘道真也。’” 晉 支遁 《詠懷》詩之二:“道會貴冥想,罔象掇玄珠?!?唐 陸敬 《游清都觀尋沉道士》詩:“方追羽化侶,從此得玄珠。”
(3).比喻賢才或寶貴的事物。《北齊書·文苑傳序》:“辭人才子,波駭云屬……人謂得玄珠於 赤水 ,策奔電於 崑丘 。”此喻人才?!对企牌呋`》卷六六:“夫論還丹,皆至藥而為之,即丹砂之玄珠,金汞之靈異?!贝擞鞯に帯?宋 黃庭堅 《和蘇子瞻》詩:“翰林貽我東南句,窗間默坐得玄珠。” 任淵 注:“玄珠,以比 東坡 之詩。”
(4).比喻葡萄。 金 元好問 《蒲桃酒賦》:“索罔象之玄珠,薦清明於玉杯。” 明 劉基 《題畫蒲萄卷子》:“迎風翠羽憣憣動,帶露玄珠纂纂垂?!?/p>
(5).指墨。 金 元好問 《賦南中楊生玉泉墨》:“萬灶玄珠一唾輕,客卿新以玉泉名?!?/p>
葉適名句,魏華甫鶴山書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