溟海榆枋各安分,蓬萊未必勝嵩丘
出自宋代司馬光《和樂道再以詩見寄》:
諫垣簪筆接英游,今日華顛昔日尤。
邂逅升沉皆是命,逍遙出處本無愁。
衡門不羨金門貴,藿食焉知肉食謀。
溟海榆枋各安分,蓬萊未必勝嵩丘。
注釋參考
溟海
(1).神話傳說中的海名。《列子·湯問》:“終北之北有 溟海 者,天池也?!?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登 玄圃 者,悟丘阜之卑;浮 溟海 者,識池沼之褊?!?/p>
(2).大海。 漢 袁康 《越絕書·內(nèi)傳陳成恒》:“ 越王 句踐 稽首再拜曰:‘昔者,孤不幸,少失先人,內(nèi)不自量,與 吳 人戰(zhàn),軍敗身辱,遺先人恥,遯逃出走,上棲 會稽山 ,下守溟海,唯魚鱉是見。’” 唐 高適 《同群公出獵海上》詩:“層陰漲溟海,殺氣窮幽都?!?清 顧炎武 《天津》詩:“內(nèi)以輔神京,外徹溟海際?!?/p>
(3).指沙漠。 唐 崔湜 《塞垣行》:“疾風(fēng)卷溟海,萬里揚砂礫。”
榆枋
榆樹與枋樹。比喻狹小的天地。 唐 趙中虛 《游清都觀尋沉道士得芳字》詩:“早蟬清暮響,崇蘭散晚芳。即此翔寥廓,非復(fù)控榆枋。” 宋 王曾 《矮松賦》:“鸞乍迷於枳棘,鷃每悮於榆枋?!?明 楊珽 《龍膏記·傳情》:“分明是鵬摶暫息榆枋也,有日吹噓送上天。”參見“ 榆枋之見 ”。
安分
[be contented with one's lot;be law-abiding] 守規(guī)矩;安于本分
詳細解釋規(guī)矩老實,守本分。 唐 白居易 《詠拙》詩:“以此自安分,雖窮每欣欣?!?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一折:“倒不如咱家安分,向深山將姓名隱?!薄都t樓夢》第二五回:“你安分些罷,何苦討人厭?!?巴金 《月夜》:“他想,他是一個安分的人,人家為什么要把他抓去?!?/p>
蓬萊
蓬萊 (Pénglái) 又稱“蓬壺”。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兩座為“方丈”、“瀛洲”) a fabled abode of immortals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钌屉[《無題》必勝
必勝 (bìshèng) 一定獲勝 be sure of victory;will certainly trumph(win)嵩丘
亦作“ 嵩邱 ”。1. 嵩山 。 晉 潘岳 《懷舊賦》:“前瞻 太室 ,傍眺 嵩丘 ?!?唐 李白 《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逆 胡 竊號,剝亂中原,雖平 伊 洛 ,填 嵩丘 ,不足以掩宮城之骸骨?!?唐 賈島 《病起》詩:“ 嵩邱 歸未得,空自責(zé)遲迴。”
(2).泛指高山。 唐 韓愈 《駑驥》詩:“借問價幾何,黃金比嵩丘。” 清 曾國藩 《江忠烈公神道碑銘》:“三十萬人,金甲貔貅,死者半之,白骨嵩邱?!?/p>
司馬光名句,和樂道再以詩見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