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元宵,漏聲更莫催曉。
出自宋代佚名《失調(diào)名》:
金吾不禁元宵,漏聲更莫催曉。
注釋參考
金吾不禁
古代由掌管京城警衛(wèi)的金吾禁止夜行,唯于正月十五日開放夜禁,稱“金吾不禁”。 唐 韋述 《西都雜記》:“ 西都 京城街衢,有金吾曉暝傳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日夜,敕許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唐 蘇味道 《正月十五夜》詩:“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三國演義》第六九回:“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霽,星月交輝,六街三市,競放花燈,真?zhèn)€金吾不禁,玉漏無催。”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傻白》:“值上元節(jié),金吾不禁,燈月交輝。”
成語解釋金吾:秦漢時執(zhí)掌京城衛(wèi)戍的地方官。本指古時元宵及前后各一日,終夜觀燈,地方官取消夜禁。后也泛指沒有夜禁,通宵出入無阻。金吾不禁出處唐·韋述《西都雜記》:“西都京城街衢,有金吾曉暝傳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日夜敕許金吾弛村,前后各一日?!笔褂美浔遍T管鑰,亦為竟夕不鍵,殆所謂金吾不禁歟?元宵
元宵 (yuánxiāo) 舊時稱“上元節(jié)”,即農(nóng)歷正月十五晚 night of the 15th of the 1st lunar month 燈節(jié)那天由糯米粉制成的甜餡湯團(tuán)食品 sweet dumpling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for the Lantern Festival)漏聲
銅壺滴漏之聲。 唐 杜甫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宋 蘇軾 《寒食夜》詩:“漏聲透入碧窗紗,人靜鞦韆影半斜?!?清 譚嗣同 《和仙槎除夕感懷》之四:“有約聞鷄同起舞,燈前轉(zhuǎn)恨漏聲遲?!?/p>
佚名名句,失調(diào)名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3廣報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