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如白發(fā)何
出自唐代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生涯豈料承優(yōu)詔,世事空知學(xué)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如白發(fā)何。
今日龍鐘人共棄,愧君猶遣慎風(fēng)波。
注釋參考
寄身
猶托身。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后?!?晉 盧諶 《答魏子悌》詩:“寄身蔭四岳,託好憑三益。” 唐 李華 《吊古戰(zhàn)場文》:“地闊天長,不知?dú)w路;寄身鋒刃,腷臆誰愬?” 徐特立 《與姜濟(jì)寰先生書》:“近日寄身工廠,心有所寄,一切都忘?!?/p>
且喜
猶言可喜、幸喜。 元 無名氏 《鴛鴦被》第一折:“員外,且喜且喜,小姐説今夜晚間約定在 玉清庵 中與你赴期,教我先將的鴛鴦被來了也。”《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且喜他不裝模樣,見説做醮,便肯輕身出觀來到我家?!薄秲号⑿蹅鳌返谌换兀骸扒蚁彩窃掳胩鞖?,還辨得出影響來?!?zhu{1|1}德 《和dong{1*1}必{1*1}武同志七絕》之四:“抗戰(zhàn)連年秋復(fù)秋,今秋且喜稻如油?!?/p>
滄洲
濱水的地方。古時(shí)常用以稱隱士的居處。 三國 魏 阮籍 《為鄭沖勸晉王箋》:“然后臨滄洲而謝 支伯 ,登 箕山 以揖 許由 。” 南朝 齊 謝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詩:“既歡懷祿情,復(fù)協(xié)滄洲趣?!?唐 杜甫 《曲江對酒》詩:“吏情更覺滄洲遠(yuǎn),老大悲傷未拂衣?!?清 林則徐 《中秋炮臺(tái)眺月有作》詩:“涵空一白十萬頃,浄洗素練懸滄洲?!?/p>
顧影
亦作“ 顧景 ”。自顧其影。有自矜、自負(fù)之意?!逗鬂h書·南匈奴傳》:“ 昭君 豐容靚飾,光明 漢 宮,顧景裴回,竦動(dòng)左右。” 宋 王安石 《明妃曲》之一:“低迴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顏氏》:“女入房,巾服而出,曰:‘視妾可作男兒否?’生視之,儼然一顧影少年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