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稱明哲,于君豈其謬
出自宋代韓維《過李膺墓同曼叔作》:
漢衰奄寺熾,威柄敢專有。
桓桓李司隸,誓奪還君手。
登門盛賢俊,破柱發(fā)奸丑。
身雖以此亡,慕者猶恐后。
我行襄之野,把酹孤冢右。
精誠有相激,淚落入卮酒。
剖心死亦仁,滅頂過何咎。
大雅稱明哲,于君豈其謬。
注釋參考
大雅
(1).《詩經(jīng)》的組成部分之一。舊訓雅為正,謂詩歌之正聲。《詩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薄堆拧窞?周 王畿內(nèi)樂調(diào)?!洞笱拧范酁?西周 王室貴族的作品,主要歌頌 周 王室祖先乃至 武王 、 宣王 等之功績,有些詩篇也反映了 厲王 、 幽王 的暴虐昏亂及其統(tǒng)治危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吳公子 札 來聘……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體,其 文王 之德乎!’”后亦用以稱閎雅淳正的詩篇。 唐 李白 《古風》之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自 杜甫 后,大雅不作,至 明 乃復振。”
(2).稱德高而有大才的人。《文選·班固<西都賦>》:“大雅宏達,於茲為羣。” 李善 注:“大雅,謂有大雅之才者?!对姟酚小洞笱拧罚室粤⒎Q焉?!?明 蔣燦 《題杜少陵像》詩:“大雅長往矣,遺容后代看?!?清 感惺 《斷頭臺·受讞》:“那議會啊,聚四方里耆英大雅?!?/p>
(3).泛指學識淵博的人。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剪報一斑>拾遺附文》:“至于分類分得不倫不類,那是小子底學識不到,還得大雅指正指正呢。”
(4).謂高尚雅正。 宋 葉適 《賀縣尉》詩:“端龐還有北人風,大雅元非 楚 士同?!?清 戴名世 《<野香亭詩集>序》:“其音和平而大雅,其旨綿渺而藴藉?!?葉圣陶 《倪煥之》十七:“這樣不傷大雅而又含有象征意義的詞兒正合于一個青年人寄興的需要,他就常常用它?!?/p>
明哲
明哲 (míngzhé) 明智、通達事理 understand philosophy 知之曰明哲。——《書·說明上》 而況于明哲乎。——唐· 魏征《諫太宗十思疏》豈其
(1).猶何必?!对姟り愶L·衡門》:“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 齊 之 姜 ?!?鄭玄 箋:“此言何必河之魴然后可食,取其口美而已;何必大國之女然后可妻,亦取貞順而已?!薄稘h書·王貢兩龔鮑傳序》:“ 谷口 鄭子真 不詘其志,耕於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師,豈其卿?豈其卿?” 清 李調(diào)元 《勦說·豈其卿》:“豈其卿者,猶云何必卿也?!?/p>
(2).猶難道?!蹲髠鳌ふ压辍罚骸?肸 又無子。公室無度,幸而得死,豈其獲祀?” 杜預 注:“言必不得祀?!薄冻o·離騷》:“豈其有他故兮,莫好脩之害也!”
韓維名句,過李膺墓同曼叔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