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
藏山於澤,藏舟於壑。
一真不可藏,怕爾滿寥廓。
傳家清白有風(fēng)規(guī),圓陀陀地?zé)o棱角。
注釋參考
藏舟
《莊子·大宗師》:“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fù)之而走,昧者不知也?!?王先謙 集解:“舟可負(fù),山可移。 宣 云:‘造化默運(yùn),而藏者猶謂在其故處。’”后用以比喻事物不斷變化,不可固守。 唐 駱賓王 《樂大夫挽詞》之二:“居然同物化,何處欲藏舟?!?唐 岑參 《韓員外夫人清河縣君崔氏挽歌》之二:“遽聞傷別劍,忽復(fù)嘆藏舟?!?/p>
釋正覺名句,偈頌二百零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