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杜甫《詠懷二首》:
人生貴是男,丈夫重天機。
未達善一身,得志行所為。
嗟余竟轗軻,將老逢艱危。
胡雛逼神器,逆節(jié)同所歸。
河雒化為血,公侯草間啼。
西京復陷沒,翠蓋蒙塵飛。
萬姓悲赤子,兩宮棄紫微。
倏忽向二紀,奸雄多是非。
本朝再樹立,未及貞觀時。
日給在軍儲,上官督有司。
高賢迫形勢,豈暇相扶持。
疲苶茍懷策,棲屑無所施。
先王實罪己,愁痛正為茲。
歲月不我與,蹉跎病于斯。
夜看豐城氣,回首蛟龍池。
齒發(fā)已自料,意深陳苦詞。
邦危壞法則,圣遠益愁慕。
飄飖桂水游,悵望蒼梧暮。
潛魚不銜鉤,走鹿無反顧。
皦皦幽曠心,拳拳異平素。
衣食相拘閡,朋知限流寓。
風濤上春沙,千里侵江樹。
逆行少吉日,時節(jié)空復度。
井灶任塵埃,舟航煩數(shù)具。
牽纏加老病,瑣細隘俗務。
萬古一死生,胡為足名數(shù)。
多憂污桃源,拙計泥銅柱。
未辭炎瘴毒,擺落跋涉懼。
虎狼窺中原,焉得所歷住。
葛洪及許靖,避世常此路。
賢愚誠等差,自愛各馳騖。
羸瘠且如何,魄奪針灸屢。
擁滯僮仆慵,稽留篙師怒。
終當掛帆席,天意難告訴。
南為祝融客,勉強親杖屨。
結(jié)托老人星,羅浮展衰步。
注釋參考
達善
(1).表達善意。《大戴禮記·曾子事父母》:“孝子之諫,達善而不敢爭辨。爭辨者作亂之所由興也?!?/p>
(2).薦舉善人。 晉 潘岳 《九品議》:“薦賢達善,各以類進。”
一身
一身 (yīshēn) 全身,渾身 the whole body;all over the body;from head to foot 一身正氣 一套(衣服) suit 一身新衣服 一個人 single person 孑然一身得志
(1) [enjoy success;achieve one's ambition]∶實現(xiàn)志愿
少年得志
(2) [have a succesfful career]∶某人在事業(yè)上獲得成功
說書雖小技,然必句(gōu)性情,習方俗,如優(yōu)孟搖頭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詳細解釋(1).謂實現(xiàn)其志愿?!兑住べS》:“‘白賁無咎’,上得志也。”《史記·伍子胥列傳》:“ 闔廬 既立,得志,乃召 伍員 以為行人,而與謀國事?!?宋 蘇軾 《管仲論》:“故三代之興,治其兵農(nóng)軍賦,皆數(shù)十百年而后得志於天下?!?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記》:“但妾兩人鬱鬱不得志,恆與筆墨為緣。”
(2).指名利欲望得到滿足。多含貶義。 漢 賈誼 《吊屈原文》:“闒茸尊顯兮,讒諛得志?!?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于去惡》:“得志諸公,目不覩墳典,不過少年持敲門磚,獵取功名,門既開,則棄去?!?浩然 《艷陽天》第一○三章:“他帶著一臉小人得志的奸笑,拍著 馬子懷 的肩頭說:‘爺們,那天在集上我怎么跟你說的?’”
(3).謂揣度而得其意旨。《史記·李斯列傳》:“方今天下之權(quán)命懸於 胡亥 , 高 能得志焉?!?/p>
行所
即行在所。 漢 班固 《西都賦》:“行所朝夕,儲不改供。”《魏書·術(shù)藝傳·徐謇》:“ 高祖 幸 懸瓠 ,其疾大漸,乃馳驛召 謇 ,令水路赴行所,一日一夜行數(shù)百里?!薄赌鲜贰に渭o上·武帝》:“師旋, 晉 帝遣侍中黃門,勞師於行所。”參見“ 行在所 ”。
舊時同行業(yè)組織的公所?!缎梁ジ锩笆觊g時論選集·擬抵制禁例策》:“行有行所,有行長,會議於行所,總制於行長。”
杜甫名句,詠懷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