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道,以寬仁為大。
出自唐代 令狐德棻《周書·本紀·卷四》:
摘自《周書·本紀·卷四》
解釋:帝王治理國家,最重要的是有寬厚仁慈之心。
原文摘要:
臣固請,是日,即天王位,大赦天下。 乙丑,朝群臣于延壽殿。 冬十月癸酉,太師、趙國公李弼薨。己卯,以大將軍、昌 平公尉遲綱為柱國。 乙酉,祠圓丘。丙戌,祠方丘。甲午,祠太社。柱國、陽 平公李遠賜死。是月,梁相陳霸先廢其主蕭方智而自立,是為 陳武帝。 十一月庚子,祠太廟。丁未,祠圓丘。丁巳,詔曰 :“帝王之道,以寬仁為大。魏政諸有輕犯未至重罪、及諸村民一家 有犯乃及數(shù)家而被遠配者,并宜放還。” 十二月庚午,謁成陵。癸酉,還宮。庚辰,以大將軍、輔 城公邕為柱國。戊子,赦長安見囚。甲午,詔曰 :“善人之后, 猶累世獲宥,況魏氏以德讓代終,豈容不加隱恤。元氏子女自 坐趙貴等事以來,所有沒入為官口者,悉宜放免?!?二年春正月
注釋參考
帝王
帝王 (dìwáng) 帝國的君主或最高統(tǒng)治者,實行終身制和世襲制 emperor 昔人愿世世無生帝王家?!濉?黃宗羲《原君》寬仁
寬厚仁慈?!稌ぶ衮持a》“克寬克仁,彰信兆民” 孔 傳:“言 湯 寬仁之德明信於天下?!薄稘h書·韓信傳》:“陛下寬仁,諸侯雖有叛亡,而后歸,輒復故位號,不誅也?!?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無名子謗議》:“使圣主失含宏之道,損寬仁之德,豈忠臣之節(jié)耶?” 明 李東陽 《求退錄》:“況威嚴之后漸復寬仁,中外臣民欣欣望治?!?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一切都寬仁厚道,與民更始?!?/p>
令狐德棻名句,周書·本紀·卷四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