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晁端禮《永遇樂》:
雪霽千巖,春回萬壑,和氣如許。
今古稽山,風流人物,真是生申處。
兒童竹馬,歡迎夾道,爭為使君歌舞。
道當年、蓬萊朵秀,又來作蓬萊主。
一編勛業(yè),家傳幾世,自是赤松仙侶。
青瑣黃堂,等閑游戲,又問乘槎路。
銀河耿耿,使星今夜,應與老人星聚。
要知他、秋羹消息,早梅初吐。
注釋參考
勛業(yè)
功業(yè)。《三國志·魏志·傅嘏傳》:“子志大其量,而勛業(yè)難為也,可不慎哉!” 唐 李頎 《贈別張兵曹》詩:“勛業(yè)河山重,丹青錫命優(yōu)。” 清 管同 《<方植之文集>序》:“由是言之:性命修於身,勛業(yè)皆其末跡也?!?阿英 《戎行兼言藝文事》:“將軍只手定 蘇北 ,勛業(yè)爭傳 大江 南。”
家傳
(1) [family biography] 敘述家人事跡以傳示其子孫的傳記
(2) 另見 jiāchuán
詳細解釋記載父兄及先祖事跡的傳記?!逗鬂h書·列女傳序》:“故自中興以后,綜其成事,述為《列女篇》。如 馬 、 鄧 、 梁后 別見前紀, 梁嫕 、 李姬 各附家傳,若斯之類,并不兼書?!?宋 歐陽修 《王彥章畫像記》:“予以節(jié)度判官來此,求於 滑 人,得公之孫 睿 所録家傳?!?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曼云先兄家傳》:“顧念兄之行誼,惟余知之最悉,不可以無言,因摭拾其事,為家傳一首。” 魯迅 《吶喊·阿Q正傳》:“其次是家傳,則我既不知與 阿Q 是否同宗,也未曾受他子孫的拜托;或‘小傳’,則 阿Q 又更無別的‘大傳’了。”
(1).家中世代相傳。《陳書·江總傳》:“及長,篤學有辭采,家傳賜書數(shù)千卷, 總 晝夜尋讀,未嘗輟手?!?宋 張淏 《云谷雜記·太宗識見》:“ 神宗 忽問 呂 曰:‘卿體中無恙否?’對曰:‘臣無事?!鬼殻謫枴涔X安否?’ 呂 又對曰:‘臣不敢強?!髷?shù)日,果感疾,迤邐不起。豈識鑒之妙得於家傳,故同符如此?!?清 李漁 《比目魚·聯(lián)班》:“有女更娉婷,只愁未識家傳秘?!?/p>
(2).指祖?zhèn)鞯臇|西?!段骱言挕じ饚X仙跡》:“原來 鮑玄 最好的是外丹并內(nèi)養(yǎng)之術,因見 葛洪 出自神仙之裔,便盡將所得丹術朝夕與 葛洪 講究,指望他有些家傳。”
(3).家家傳誦。 唐 王建 《哭孟東野》詩之一:“但是 洛陽 城里客,家傳一本杏殤詩?!眳⒁姟?家傳戶誦 ”。
自是
自是 (zìshì) 自然是 naturally;of course 眾人見他如此無禮,自是憤憤不平 自以為是 self-conceited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独献印? 從此 from now on;from then on;henceforth;thereupon赤松
(1).即 赤松子 。(1)《楚辭·遠游》:“聞 赤松 之清塵兮,愿承風乎遺則?!薄俄n非子·解老》:“ 赤松 得之,與天地統(tǒng)?!?漢 王充 《論衡·無形》:“ 赤松 、 王喬 ,好道為仙,度世不死?!眳⒁姟?赤松子 ”。(2)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落帆 金華 岸, 赤松 若可招?!?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記》:“ 金華縣 有 赤松澗 , 赤松子 游 金華山 ,以火zi{1-1}燒而化?!庇忠墩憬ㄖ尽罚骸?金華縣 北有 赤松山 ,相傳 黃初平 叱石成羊處。 初平 號 赤松 ,故山以是名?!眳⒁姟?赤松子 ”。
(2).亦作“ 赤誦 ”。復姓。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八:“吾姓為 赤松 ,名 時喬 ,字 受紀 。”《宋書·符瑞志上》作“赤誦”。
(3).常綠喬木,樹皮較薄,淡黃紅色。木材質粗,較堅韌,供建筑、造紙等用,樹干可采松脂。又為觀賞樹。
仙侶
(1).仙人之輩。 明 文徵明 《閏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觀歷諸道院》詩之三:“仙侶登真幾百年,清風遺影尚依然?!?清 方文 《廬山詩·尋真觀》:“ 五老 云壑間,髣髴有仙侶?!?/p>
(2).指人品高尚、心神契合的朋友。語出《后漢書·郭太傳》:“ 林宗 ( 郭太 字)唯與 李膺 同舟而濟,眾賓望之,以為神仙焉?!?唐 杜甫 《秋興》詩之八:“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p>
晁端禮名句,永遇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