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
出自唐代丘為《尋西山隱者不遇 / 山行尋隱者不遇》: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關(guān)無僮仆,窺室唯案幾。
若非巾柴車,應(yīng)是釣秋水。
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
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凈理。
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釋參考
幽絕
清幽殊絕?!逗鬂h書·蘇不韋傳》:“城闕天阻,宮府幽絶,埃塵所不能過,霧露所不能沾?!?唐 白行簡 《李娃傳》:“﹝院中﹞有山亭,竹樹蔥蒨,池榭幽絶。”
自足
自足 (zìzú) 自我滿足 self-satisfied 自己覺得滿意 be satisfied oneself蕩心
(1).惑亂心志?!缎绿茣⑹垈鳌罚骸板\繡雕鏤不蓄於私,則無蕩心之巧矣?!?宋 歐陽修 《南省試策》之一:“奇技淫巧之蕩心,鬻良雜苦之牟利,安於所習(xí),未足敦風(fēng)?!薄端问贰し蹲嬗韨鳌罚骸敖窦醇绞迹恍?,奢儉之端,皆由此起。凡可以蕩心悅目者,不宜有加於舊?!?/p>
(2).放浪恣縱之心。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細柳》:“汝弟蕩心不死,故授偽金以挫折之,今度已在縲絏中矣。”
(3).驚心。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詩本性情,當(dāng)以性情為主。奇警者,猶第在詞句間爭難鬭險,使人蕩心駭目,不敢逼視,而意味或少焉?!?/p>
丘為名句,尋西山隱者不遇 / 山行尋隱者不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愛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