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鮑照《擬青青陵上柏詩》:
涓涓亂江泉。
綿綿橫海煙。
浮生旅昭世。
空事嘆華年。
書翰幸閑暇。
我酌子縈弦。
飛鑣出荊路。
騖服指秦川。
渭濱富皇居。
鱗館匝河山。
輿童唱秉椒。
棹女歌采蓮。
孚愉鸞閣上。
窈窕鳳楹前。
娛生信非謬。
安用求多賢。
注釋參考
棹女
亦作“櫂女”。船家女。 漢 班固 《西都賦》:“櫂女謳,鼓吹震?!?南朝 梁 劉孝綽 《太子洑落日望水》詩:“榜人夜理檝,櫂女闇成妝?!?唐 徐堅(jiān) 《櫂歌行》:“櫂女飾銀鉤,新妝下翠樓?!?宋 曾鞏 《芙蓉臺》詩:“欄邊飲酒櫂女歌,臺北臺南花正多?!?/p>
采蓮
即《采蓮曲》。 宋 曼殊 《漁家傲》詞:“一曲《採蓮》風(fēng)細(xì)細(xì),人未醉,鴛鴦不合驚飛起?!眳⒁姟?採蓮曲 ”。
即《採蓮曲》。 南朝 梁 何遜 《寄江州褚咨議》詩:“因君奏《采蓮》,為余吟《別鶴》?!?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詩:“露氣聞香杜,歌聲識《采蓮》。” 明 王世貞 《贈梁公實(shí)謝病歸》詩:“《采蓮》一曲杳然去,得醉即臥清溪頭?!眳⒁姟?採蓮曲 ”。
鮑照名句,擬青青陵上柏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