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嵲《陳參政挽詩三首》:
徒知天可恃,豈謂病終侵。
遽使儀刑意,翻成殄瘁心。
開阡賢子力,卜遠外姻臨。
墓木看初種,俄悲已茂林。
注釋參考
賢子
(1).賢能的兒子?!俄n非子·忠孝》:“父之所以欲有賢子者,家貧則富之,父苦則樂之。”
(2).多用以美稱他人之子。 三國 魏 曹操 《與太尉楊彪書》:“ 操 白:與足下同海內(nèi)大義,足下不遺,以賢子見輔。”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三:“ 仁杰 曰:‘陛下內(nèi)有賢子,外有賢姪,取舍詳擇,斷在圣衷。’” 袁昌英 《成都灌縣青城山紀游》:“他自己的一生不夠完成這偉大的工程,幸有賢子繼承父志,如愚翁移山般,竟將這驚人的事業(yè)成就了。”
外姻
由婚姻關(guān)系而結(jié)成的親戚。《左傳·隱公元年》:“士踰月,外姻至?!?杜預(yù) 注:“姻,猶親也?!薄逗鬂h書·皇后紀序》:“妖倖毀政之符,外姻亂邦之跡,前史載之詳矣?!?南朝 宋 鮑照 《松柏篇》詩:“外姻遠近至,名列通夜臺?!?唐 元稹 《告贈皇考皇妣文》:“依倚舅族,分張外姻,奉祀免喪,禮無遺者?!?宋 陸游 《祭王侍御令人文》:“惟是孤生,實忝外姻?!眳⒁姟?外親 ”。
張嵲名句,陳參政挽詩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