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得白翁歸處,莫學(xué)緇郎更誤,危夢倚欄干
出自宋代馬廷鸞《水調(diào)歌頭》:
老子早知退,鷗鷺未盟寒。
癡頑逾六望七,寧以壽為歡。
風(fēng)有黍離傷咽,雅有蓼莪憔悴,使我不能餐。
更把南陔讀,淚落廣陵瀾。
踏峨峰,騰華頂,臥王宮。
青山與汝卒歲,紫茹可登盤。
乞得白翁歸處,莫學(xué)緇郎更誤,危夢倚欄干。
多謝長生曲,顏面怕人看。
注釋參考
白翁
唐 詩人 白居易 自稱。后人亦以此稱之。 唐 白居易 《池上作》詩:“豈如 白翁 退老地,樹高竹密池塘深?!?宋 王安石 《再用前韻寄蔡天啟》:“或嗤 元郎 ( 元稹 )漫,或訿 白翁 囁。”
歸處
歸依。《詩·曹風(fēng)·蜉蝣》:“心之憂矣,於我歸處?!?鄭玄 箋:“歸,依歸?!?/p>
歸依之處。 唐 白居易 《重題》詩之三:“心泰身寧是歸處,故鄉(xiāng)何獨在 長安 !”
緇郎
僧人。 宋 劉克莊 《清涼寺》詩:“塔廟當(dāng)年甲一方,千層金碧萬緇郎?!?/p>
倚欄
亦作“ 倚闌 ”。憑靠在欄干上。 唐 趙嘏 《宿靈巖寺》詩:“倚欄香徑晚,移石 太湖 秋?!?宋 周邦彥 《一落索》詞:“欲知日日倚欄愁,但問取、亭前柳。” 清 安夏 《雜興》詩:“有竹深藏屋,無花強倚闌?!?/p>
馬廷鸞名句,水調(diào)歌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