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方凋瘵余,公來今已瘳
出自宋代吳儆《次韻南軒先生榕溪閣閣山谷所名也》:
紹圣用事臣,黨與紛相樛。
當(dāng)代幾忠良,一朝咸黜幽。
太史坐直筆,愈黜名愈休。
消長關(guān)否泰,天意匪人謀。
累臣誰司城,獨為景物留。
當(dāng)時西復(fù)南,萬里不停辀。
誰知百年定,欲起九京游。
積莽新陳跡,寒泉薦冰甌。
想當(dāng)千騎臨,水木寒蕭颼。
我公今伊傅,茲焉少夷猶。
炎方凋瘵余,公來今已瘳。
榕溪兩甘棠,千載誰劣優(yōu)。
太史后凋松,公如巨川舟。
注釋參考
炎方
泛指南方炎熱地區(qū)?!端囄念惥邸肪砭乓灰?三國 魏 鍾會 《孔雀賦》:“有炎方之偉鳥,感靈和而來儀?!?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三四:“怯卒非戰(zhàn)士,炎方難遠行?!?唐 白居易 《夏日與閑禪師林下避暑》詩:“每因毒暑悲親故,多在炎方瘴海中。” 明 何景明 《九日黔國后園》詩:“水國陰多寒已至,炎方霜后瘴初收。”
凋瘵
(1).衰?。焕Х?。 唐 王勃 《廣州寶莊嚴(yán)寺舍利塔碑》:“昔者萬人疾疫, 神農(nóng) 鞭草而救之;四維凋瘵, 夏禹 刊木以除之?!?宋 李綱 《與右相條具事宜札子》:“適當(dāng)早暵之餘,財用匱乏,民力凋瘵,不取於民,則調(diào)度不足,取之過甚,則人心驚疑?!薄睹魇贰ぶ伊x傳六·陳美》:“兵燹之餘,民生凋瘵?!?梁啟超 《為國會期間問題敬告國人敬告農(nóng)民》:“失今不為,更閲數(shù)年,則老弱轉(zhuǎn)溝壑,壯者散四方,凋瘵而不可復(fù),雖有善者,無能為矣!”
(2).指困窮之民或衰敗之象。 唐 白居易 《忠州刺史謝上表》:“下安凋瘵,上副憂勤,未死之間,斯展微効?!?宋 蘇軾 《賀提刑馬宣德啟》:“匪惟凋瘵之獲蘇,抑亦庸虛之知勉?!薄睹魇贰S福傳》:“ 永樂 初,建 北京 行部,綏輯凋瘵?!?清 唐孫華 《冬日抒懷》詩之二:“雖蠲累歲租,曾未起凋瘵?!?/p>
來今
來今 (láijīn) 從今往后 days to come 往古來今吳儆名句,次韻南軒先生榕溪閣閣山谷所名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