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旁觀者,同氣類,公好惡,挺身來
出自元代許有壬《六州歌頭 次馬明初韻書所見》:
軒昂仙侶,風(fēng)度似吾儕。
凡鳥輩,雖累百,總與臺(tái)。
敢偕偕。
何處風(fēng)絲客,昧平昔,恣*突,形跡異,天壤隔,劇相排。
老眼渾如無見,云霄遠(yuǎn),未便時(shí)乖。
笑蛛蝥肆螫,自喪亦多哉。
我出塵埃。
浩無涯。
有旁觀者,同氣類,公好惡,挺身來。
行不義,宜自*,坐虺頹。
任奸回。
萬(wàn)事如翻手,吾方此,外形骸。
來汝鶴,吾有語(yǔ),汝無哀。
誰(shuí)遣乘軒*赫,令此輩、眼不能開。
付恩仇一笑,漫且啄莓苔。
休面三槐。
注釋參考
旁觀
旁觀 (pángguān) 從旁觀察 look on 袖手旁觀氣類
(1).意氣相投者。語(yǔ)本《易·乾》:“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則各從其類也。” 三國(guó)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至於臣者,人道絶緒,禁固明時(shí),臣竊自傷也,不敢乃望交氣類,脩人事,敘人倫?!薄段倪x·任昉<王文憲集序>》:“弘長(zhǎng)風(fēng)流,許與氣類?!?劉良 注:“氣類,謂同氣相求,方以類聚也。” 清 趙翼 《再簡(jiǎn)稚存》詩(shī):“固知聲名播,兼恃氣類聯(lián)?!?魯迅 《二心集·“硬譯”與“文學(xué)的階級(jí)性”》:“作者雖然單獨(dú)執(zhí)筆,氣類則決不只一人,用‘我們’來說話,是不錯(cuò)的?!?/p>
(2).氣質(zhì)同類者。 唐 白居易 《秋蝶》詩(shī):“朝生夕俱死,氣類各相從?!薄顿Y治通鑒·晉惠帝永興元年》:“ 鮮卑 、 烏桓 ,我之氣類,可以為援,奈何擊之!” 胡三省 注:“ 鮮卑 、 烏桓 , 東胡 之種,與 匈奴 同稟北方剛強(qiáng)之氣,又同類也?!?/p>
好惡
好惡 (hào-wù) 偏好;喜好 taste;likes and dislikes 翻譯時(shí)不應(yīng)根據(jù)自己的好惡改變?cè)牡囊馑?h3>挺身(1) [straighten one's back]∶直起身來
(2) [extricate oneself from;get away]∶脫身
挺身逃逸
詳細(xì)解釋(1).獨(dú)自脫身?!稘h書·劉屈氂傳》:“ 屈氂 挺身逃,亡其印綬?!?顏師古 注:“挺,引也。獨(dú)引身而逃難?!薄蛾悤の膶W(xué)傳·阮卓》:“唯 卓 挺身而還,衣裝無他,時(shí)論咸伏其廉。”《隋書·宇文忻傳》:“帝為賊所窘,左右皆殲,帝挺身而遁。”
(2).直起身子;奮身而起?!度龂?guó)志·魏志·龐淯傳》“ 淯 母 娥 自傷父讎不報(bào)” 裴松之 注引 晉 皇甫謐 《列女傳》:“ 娥親 迺挺身奮手,左抵其額,右樁其喉,反覆盤旋,應(yīng)手而倒。” 唐 杜甫 《八哀詩(shī)·汝陽(yáng)郡王琎》:“詔王來射雁,拜命已挺身?!?宋 蘇軾 《留侯論》:“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鬭,此不足為勇也?!薄秲号⑿蹅鳌返谖逅幕兀骸盀槭裁赐ι沓鰜硪獢堖@樁閑事?” 聞一多 《愈戰(zhàn)愈強(qiáng)》:“ 盧溝橋 的烽火一起,我們挺身應(yīng)戰(zhàn)?!?/p>
許有壬名句,六州歌頭 次馬明初韻書所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