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造《無題三首》:
居為耕叟出為官,出處人將二致看。
朝市山林俱樂地,卻須神武掛衣冠。
注釋參考
耕叟
老農(nóng)。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薰風(fēng)聯(lián)句》:“征夫耕叟方奔馳作勞,低垂喘汗於黃塵赤日之中,雖有此風(fēng),安知所謂涼哉?” 明 張寧 《方洲雜言》:“ 文帝 初耕藉田時,借牛于田家,既終畝,二耕叟互錯認(rèn)牛。”
二致
(1).指仁與孝。《后漢書·延篤傳》:“夫人二致同源,總率百行,非復(fù)銖兩輕重,必定前后之?dāng)?shù)也。” 李賢 注:“二致,仁、孝也。”
(2).不一致;兩樣?!端问贰と辶謧鞫ぶ軋蚯洹罚骸捌鋵W(xué)《春秋》,由 左氏 記之詳,得經(jīng)之所以書者,至三《傳》之異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豈二致耶?’”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二章第五節(jié):“一個朝代里,政治有治有亂,本質(zhì)并無二致?!?/p>
陳造名句,無題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