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回《題祝公輔靜得齋》:
鄭衛(wèi)撼俗耳,姬姜接凡目。
醇酎誑渴吻,大房誘饑腹。
一閾內(nèi)外間,鮮不妄舉足。
堂堂七尺軀,頃刻萬感觸。
人生性本靜,情動(dòng)乃有欲。
靜善動(dòng)亦善,堯舜可同躅。
動(dòng)惡喪厥靜,為桀為禽犢。
恭惟方寸心,性情賴管束。
勿狎?qū)幙孜?,匪狂尚箕肅。
思精造詣深,察久酬應(yīng)熟。
北辰居其所,初九不遠(yuǎn)復(fù)。
可待豶豕牙,故已童牛牿。
性靜人所同,心靜我所獨(dú)。
心靜非不動(dòng),存性情乃伏。
天地與我者,所寶不盈掬。
完我所因有,得之異逐鹿。
苦辛子祝子,為親營半菽。
頗欲謝湖海,歸歟臥茅屋。
清夜一孤燈,不疚內(nèi)自燭。
養(yǎng)氣非養(yǎng)體,未藉臺(tái)饋肉。
胸中線五色,筆底泉萬斛。
誰其相料理,回首送鴻鵠。
離婁下十四,三自養(yǎng)何縟。
紫陽居資對(duì),我亦當(dāng)熟讀。
注釋參考
可待
就會(huì);就要。 元 馬致遠(yuǎn) 《青衫淚》第二折:“若再不肯,你寫一封假書,只説 白侍郎 已死,他可待肯了?!?明 陳與郊 《文姬入塞》雜?。骸敖袢绽铮纱x龍城,還鳳穴?!?/p>
豶豕
去勢(shì)的豬?!兑住ご笮蟆罚骸傲?,豶豕之牙,吉?!?漢 焦贛 《易林·頤之遯》:“豶豕童牛,童傷不來?!?宋 梅堯臣 《依韻奉和永叔社日》:“豶豕新烹白醪熟,奮衣地坐無拘束。” 明 祁彪佳 《救荒全書小序·應(yīng)變章》:“攘奪不已,必為盜賊,而其端皆起於訛言孔將、好莠自口之輩。豶豕牿牛,蓋為此耳。”
童牛
無角之牛;小牛?!兑住ご笮蟆罚骸巴V觥!?陸德明 釋文:“童牛,無角牛也?!薄逗鬂h書·西南夷傳·冉駹夷》:“﹝ 冉駹夷 ﹞有旄牛,無角,一名童牛?!薄短接[》卷八四引《周書》:“童牛不服,童馬不馳?!?/p>
方回名句,題祝公輔靜得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