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顧九地底,樓臺(tái)鳴鼓鐘
出自宋代樓鑰《侍仲舅同諸表游山》:
來游大梅山,涉山知幾重。
平行千仞岡,俯瞰他山峰。
一步一步高,勢(shì)欲凌虛空。
左顧九地底,樓臺(tái)鳴鼓鐘。
蓬萊反在下,直恐船引風(fēng)。
又疑海水竭,洞見馮夷宮。
行行愈就順,故步尋苔封。
十年舊主人,相對(duì)如夢(mèng)中。
清談虛閣上,坐到夕陽舂。
年來頗畏影,掣身慕冥鴻。
入山非不深,猶有行人蹤。
安得更深居,尚友荷衣翁。
未問梅子熟,寧能噉青松。
庶幾過吾心,余生得從容。
注釋參考
左顧
(1).向左方觀看?!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晉 士彌牟 逆 叔孫 于 箕 , 叔孫 使 梁其踁 待於門內(nèi),曰:‘余左顧而欬,乃殺之;右顧而笑,乃止?!薄端问贰分救罚骸拔奈柙弧痘商煜轮琛罚旱谝蛔儭俟模宰箢欁笠??!?清 顧炎武 《恭謁高皇帝御容于靈谷寺》詩:“天顏仍左顧,國難一趨從?!?/p>
(2).猶言枉顧;屈駕。謝人見訪的謙詞?!稘h書·淮陽憲王劉欽傳》:“ 子高 乃幸左顧存恤。” 顏師古 注:“左顧,猶言枉顧也?!薄抖膛陌阁@奇》卷四十:“今辱左顧,綺閣生光。”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劉鍛工》:“幸左顧,勿見拒也?!?/p>
(3).猶斜視,怒視。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六:“議未決,賊帥左顧而去?!?/p>
地底
(1).指大地的低凹處。 漢 揚(yáng)雄 《甘泉賦》:“漂 龍淵 而還九垠兮,窺地底而上回?!?唐 杜甫 《北征》詩:“ 邠郊 入地底, 涇水 中蕩潏?!?浦起龍 注:“ 邠州 在 鳳翔 東北,入地底,正顯四面之高?!?明 何大復(fù) 《畫魚》詩:“ 禹門 天池 云霧里,白晝雷霆行地底。”
(2).地面之下。 唐 李白 《日出入行》:“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郭沫若 《爐中煤》詩:“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棟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總得重見天光。”
樓臺(tái)
樓臺(tái) (lóutái) 〈方〉∶涼臺(tái) balcony 較高的臺(tái)榭,泛指樓(多用于詩詞戲曲) a high building; tower 近水樓臺(tái)鳴鼓
(1).即鼓?!冻o·九歌·國殤》:“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薄痘茨献印镎撚?xùn)》:“撞大鐘,擊鳴鼓,奏《咸池》,揚(yáng)干戚。”
(2).擊鼓。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 馮夷 鳴鼓, 女媧 清歌?!?唐 劉禹錫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好》之七:“盜息無鳴鼓,朝迴自走車?!?宋 徐竟 《高麗圖經(jīng)·禮成港》:“舟側(cè)欲傾,人大恐懼,即鳴鼓招眾?!?/p>
(3).借指聲討。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作邑啟事》:“每嗟民力,至叔世而張弓;欲竭吏能,恐圣門之鳴鼓?!?宋 葉適 《兵部尚書蔡公墓志銘》:“昔 子產(chǎn) 增賦, 渾罕 致譏, 冉有 倍粟, 仲尼 鳴鼓;蓋據(jù)末反本之難也?!眳⒁姟?鳴鼓而攻 ”。
樓鑰名句,侍仲舅同諸表游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