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林景熙《連云樓》:
我心適無(wú)事,看云起南山。
層檐接空影,而不礙往還。
昔年凡鱗化,乘此青冥間。
膚寸未膏物,黃埃滿人寰。
剛風(fēng)忽吹斷,小寄白石間。
豈不自怡悅,良田變茅菅。
何當(dāng)鞭豐隆,上扣虎豹關(guān)。
注釋參考
豈不
豈不 (qǐbù) 難道不…?怎么不…? wouldn’t it result in 豈不容易?自怡
自樂(lè);自?shī)省?唐 張九齡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詩(shī):“行李豈無(wú)苦,而我方自怡?!?明 鄧雅 《偶題》詩(shī):“阿女顧予哂,予心還自怡?!?明 李贄 《藏書·世紀(jì)列傳總目前論》:“《藏書》者何?言此書但可自怡,不可示人,故名曰《藏書》也?!?清 戴震 《沉處士戴笠圖題詠》序:“夫儒者於平生之遇,率目為適然,獨(dú)孜孜不怠,以學(xué)自怡,竟老而不劵?!?/p>
良田
良田 (liángtián) 肥沃的田地 good farmland;fertile farmland 千里良田茅菅
亦作“茆菅”。茅、菅二草,形相似,多并用以指野生雜草。亦喻微細(xì)。 宋 蘇軾 《送張?zhí)煊X(jué)得山字》詩(shī):“餘光入巖石,神草出茅菅?!?宋 蘇軾 《送程七表弟知泗州》詩(shī):“但使可此人,餘事真茆菅?!?金 元好問(wèn) 《五松平》詩(shī):“湍流落澗壑,細(xì)路深茅菅?!?元 戴表元 《秋蟲嘆》詩(shī):“凄然雜憂患,霜風(fēng)埽茅菅?!?/p>
林景熙名句,連云樓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