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置當(dāng)何言,萬劫終飛灰
出自宋代蘇軾《登常山絕頂廣麗亭》:
西望穆陵關(guān),東望瑯邪臺。
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飛埃。
相將叫虞舜,遂欲歸蓬萊。
嗟我二三子,狂飲亦荒哉。
紅裙欲先去,長笛有余哀。
清歌入云霄,妙舞纖腰回。
自從有此山,白石封蒼苔。
何嘗有此樂,將去復(fù)徘徊。
人生如朝露,白發(fā)日夜催。
棄置當(dāng)何言,萬劫終飛灰。
注釋參考
棄置
棄置 (qìzhì) 扔在一邊,廢棄 lay aside 一個棄置的香煙盒萬劫
(1).亦作“ 萬刼 ”。佛經(jīng)稱世界從生成到毀滅的過程為一劫,萬劫猶萬世,形容時間極長。 南朝 梁 沉約 《內(nèi)典序》:“俱處三界,獨(dú)與神游,包括四天,卷舒萬劫?!?宋 蘇軾 《書孫元忠所書<華嚴(yán)經(jīng)>后》:“故佛説此等,真可畏怖,一念差失,萬劫墮壞。”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吸一滴之甘泉,津含萬刼;吞盈掬之玉粒,腹果千春?!?許地山 《空山靈雨·<心有事>詩》:“你這樣做,雖經(jīng)萬劫也不能遂愿。”
(2).種種災(zāi)難;許多災(zāi)難。 元 祖銘 《宴坐峰》詩:“道人此宴坐,一念萬劫融。” 明 李開先 《十一煞·贈康對山》套曲:“千盤萬折連云棧,萬劫千灰枉死城,糊突夢誰能醒。” 清 方文 《舟中有感》詩:“萬劫不燒唯富貴,五倫最假是君臣?!?/p>
飛灰
(1).律管中飛動的葭灰,古代以此候測節(jié)氣。 唐 陰行先 《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重陽初啟節(jié),無射正飛灰?!?/p>
(2).飛揚(yáng)的灰燼。 明 劉基 《巫山高》詩:“猛風(fēng)吹雨洗不盡,假手 秦 炬歊飛灰?!?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火》:“一場大火,幾十里路的延燒過去,稻禾、樹木、房舍--尤其是草棚--一會兒都變成飛灰了?!?/p>
蘇軾名句,登常山絕頂廣麗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4朝暮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