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洵《上田待制》:
日落長安道,大野渺荒荒。
吁嗟秦皇帝,安得不富強(qiáng)。
山大地脈厚,小民十尺長。
耕田破萬頃,一稔粟柱梁。
少年事游俠,皆可荷弩槍。
勇力不自驕,頗能啖干糧。
天意此有謂,故使連西羌。
古人遭邊患,累累斗兩剛。
方今正似此,猛士強(qiáng)如狼。
跨馬負(fù)弓矢,走不擇澗岡。
脫甲森不顧,袒裼搏敵場(chǎng)。
嗟彼誰治此,踧踧不敢當(dāng)。
當(dāng)之負(fù)重責(zé),無成不朝王。
田侯本儒生,武略今洸洸。
右手握麈尾,指揮據(jù)胡床。
郡國遠(yuǎn)浩浩,邊鄙有積倉。
秦境古何在,秦人多戰(zhàn)傷。
此事久不報(bào),此時(shí)將何償。
得此報(bào)天子,為侯歌之章。
注釋參考
踧踧
(1).恭敬貌。 明 唐順之 《羅君八十壽序》:“天子事老者踧踧然,如子弟之事其師而無敢肆也?!?/p>
(2).驚懼不安貌。 明 劉元卿 《賢奕編·應(yīng)諧》:“瞽傾麥磨上,忽聞鏗然聲,手探拾之,以為遺也,懷之,踧踧色動(dòng),凝寧躊躇,竊四聽無人聲,乃瘞之牀下?!?/p>
平坦貌?!对姟ば⊙拧ば≯汀罚骸佰q踧周道,鞫為茂草。” 毛 傳:“踧踧,平易也?!?王闿運(yùn) 《上征賦》:“余踧踧此鞠道兮,候視咫而若荒?!?/p>
不敢當(dāng)
不敢當(dāng) (bùgǎndāng) (當(dāng))對(duì)他人給予自己的信任、贊許、接待等承當(dāng)不起。多用作謙詞 I really don’t deserve this;you flatter me 富黃瓜從來沒見過三官對(duì)人這樣和氣,他覺得有些不敢當(dāng)似的,于是也親熱的陪笑著。——吳組緗《山洪》蘇洵名句,上田待制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