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艾性夫《賦壬一侄孫破硯》:
山翁手持青石骨,疑是元寶瘞中物。
支床搗練應(yīng)不然,中裂何由半存沒。
冰池既決不可隄,鏡面已破那能規(guī)。
達(dá)人不必顧墮甑,好事大率逢轟碑。
寒蟬飽飲供曉滴,盡了山中病磨墨。
太和磔裂三千年,何處人間有完璧。
注釋參考
太和
見“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間沖和之氣?!兑住で罚骸氨:洗蠛停死??!贝?,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義:“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薄稘h書·敘傳上》:“沐浴玄德,稟卬太和?!薄段倪x》作“太龢”。 唐 元稹 《競渡》詩:“數(shù)極鬭心息,大和蒸混元?!?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積為豐登之慶?!?/p>
(2).人的精神、元?dú)?;平和的心理狀態(tài)。 唐 劉長卿 《同姜濬題裴式微余干東齋》詩:“藜杖全吾道,榴花養(yǎng)太和。” 宋 司馬光 《論燕飲狀》:“伏望陛下當(dāng)此之際,悉罷燕飲,安神養(yǎng)氣……無益奉養(yǎng)者,皆不宜數(shù)御以傷大和?!?宋 陸游 《蓬戶》詩:“白頭萬事都經(jīng)遍,莫為悲傷損太和?!?/p>
(3).謂太平。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吾子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薄段倪x·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華委世?!?李善 注:“太和,謂太平也?!?唐 陸贄 《貞元九年冬至大禮大赦制》:“思與海內(nèi)同臻大和?!?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興?!?清 唐孫華 《國學(xué)進(jìn)士題名碑》詩:“昔聞有 明 全盛日,長養(yǎng)宇宙登太和?!?/p>
(4).和睦。 清 惲敬 《答陳云渠書》:“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樂矣。”
(5). 魏 鼓吹曲名?!稌x書·樂志下》:“改《上邪》為《太和》,言 明帝 繼體承統(tǒng), 太和 改元,德澤流布也?!?/p>
(6).雅樂名。 唐 段安節(jié) 《樂府雜錄·雅樂部》:“郊天及諸壇祭祀,即奏太和、沖和、舒和三曲。”《金史·樂志上》:“乃取大樂與天地同和之義,名之曰‘太和’。”
磔裂
(1).車裂人體。后亦指凌遲處死。《后漢書·董卓傳》:“恨不得磔裂姦賊於都市,以謝天地?!?李賢 注:“磔,車裂之也?!?唐 元稹 《苦雨》詩:“安得 飛廉 車,磔裂云將軀?!?宋 王禹偁 《諫議大夫臧公墓志銘》:“不踰月,刼盜如故。公捕獲之,皆磔裂而徇,然后以聞。”
(2).分割;割裂。《文選·揚(yáng)雄<長楊賦>》:“分剓單于,磔裂屬國?!?呂延濟(jì) 注:“磔裂,破也?!?唐 王續(xù) 《負(fù)苓者傳》:“自 伏羲氏 洩道之密,漏神之幾,分張大和,磔裂元?dú)猓固煜轮钦咴幍滥娉?。?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三》:“南渡前,經(jīng)義簡實(shí)典古,有補(bǔ)世教,豈若近世浮虛磔裂者所為,宜為先儒之所深取也。” 郭紹虞 《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三:“駢文家尚對偶,講聲韻,固然是可文而文之,可是古文家的磔裂章句,也何嘗不是可文而文之呢?”
千年
極言時間久遠(yuǎn)。 晉 陶淵明 《挽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fù)朝。”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蓋百代之儀表,千年之領(lǐng)袖?!?唐 盧照鄰 《中和樂章·歌登封》:“山稱萬歲,河慶千年?!?mao{1~1}澤{1*1}東 《浪淘沙·北戴河》詞:“往事越千年, 魏武 揮鞭?!?/p>
處人
(1).居家不出之人?!秶Z·魯語下》:“我先君 襄公 不敢寧處,使 叔孫豹 悉帥敝賦,踦跂畢行,無有處人,以從軍吏?!?/p>
(2).隱士?!痘茨献印ぶ餍g(shù)訓(xùn)》:“天下多眩於名聲,而寡察其實(shí)。是故處人以譽(yù)尊,而游者以辯顯。”
完璧
(1).完好的玉石。比喻完美的人或事物。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bǔ)遺·言事·疏論奪情》:“ 林莊敏 一代名臣,非后生所敢擅議,此事亦完璧之瑕云?!?清 趙翼 《甌北詩話·杜少陵詩》:“入 湖南 后,除《岳陽樓》一首外,并少完璧。” 夏衍 《<上海屋檐下>自序》:“這近乎完璧的人選鼓動我對于劇本上演的興致?!?/p>
(2).舊時用以比喻處女。 宋 周密 《齊東野語·高宗立儲》:“ 孝宗 與 恩平郡王 璩 同養(yǎng)於宮中……﹝ 高宗 ﹞嘗各賜宮女十人, 史丞相 浩 時為 普安 府教授,即為王言:‘上以試王,當(dāng)謹(jǐn)奉之?!跻嘁詾槿?。閲數(shù)日,果皆召入。 恩平 皆犯之矣, 普安 者,完璧也。已而皆竟賜焉,上意遂定?!?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汝女猶完璧,無疑我始亂終棄也。” 清 吳下阿蒙 《斷袖篇·法外縱淫》:“ 河南 一巨室……恒蓄幼妾三四人,至二十歲,則治奩具而嫁之,皆宛然完璧?!?/p>
(3).比喻將原物完好地歸還或退回?!段饔斡洝返诹兀骸扒f借扇搧滅火焰,保得 唐僧 過山,即時完璧。” 明 王世貞 《與龔克懋書》:“來幣卻,附使完璧。”參見“ 完璧歸趙 ”。
艾性夫名句,賦壬一侄孫破硯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