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黃庶《送元伯西歸》:
飲者為量無大小,要于醉焉而已矣。
乃知一飲一石徒,醉鄉(xiāng)欲到無幾爾。
我幸俸薄飲不多,酩酊造次有余味。
有時(shí)酒伯投客轄,斗筲往往眾所鄙。
近得元伯東海濱,飲少好吟性相似。
山青月白得意時(shí),相對觴詠不能已。
直到千古醉者心,名利莫可污其埃。
乘興弄筆窺造化,混沌竅鑿可倒詣。
須臾椽杵成巨軸,更唱迭和若宮徵。
今公官滿舍我去,獨(dú)有姓名碑百里。
踟躕預(yù)恐春風(fēng)來,青草坐見飲地起。
詩須數(shù)寄續(xù)百篇,無使塵?;杓埼?。
注釋參考
須臾
須臾 (xūyú) 片刻 for a moment 須臾不可離 一會兒 in an instant 須臾,蛇不見了?!度龂萘x》更唱迭和
(1).彼此唱和。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高唐賦》:“當(dāng)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隨流?!?唐 谷神子 《博異志·白幽求》:“笙簫眾樂,更唱迭和。”
(2).亦作“ 更唱疊和 ”。相互以詩詞酬答。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園林·逸園》:“太史之女曰 藴玉 者,自號 生香居士 ,亦能詩,與 在山 更唱迭和?!?明 宋濂 《寄和右丞溫迪罕詩卷序》:“吾昔在 中州 文物府中更唱疊和者,為何如耶?”
(3).指互相呼應(yīng)配合?!杜f唐書·裴度傳》:“陛下聽其所説,更訪於近臣,私相計(jì)會,更唱迭和,蔽惑聰明?!?/p>
宮徵
1.古代五音中宮音與徵音的并稱。 漢 劉向 《說苑·善說》:“ 雍門子周 引琴而鼓之,徐動宮徵,微揮羽角,切終而成曲。”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羽角俱起,宮徵相證?!?唐 杜牧 《感懷詩》:“急熱同手足,唱和如宮徵。” 清 趙翼 《偶書》詩:“兩耳未甚聾,已難辨宮徵。”
2.泛指樂曲。 宋 秦觀 《點(diǎn)絳唇》詞:“月轉(zhuǎn)烏啼,畫堂宮徵生離恨?!?清 洪昇 《長生殿·傳概》:“先圣不曾刪《鄭》《衛(wèi)》,吾儕取義翻宮徵?!?/p>
3.泛指聲調(diào)。 南朝 齊 陸厥 《與沉約書》:“前英已早識宮徵,但未屈曲指的,若今論所申?!?唐 房玄齡 《諫伐高麗表》:“文鋒既振,則宮徵自諧。”
黃庶名句,送元伯西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