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說君王方旰食,借箸哺應(yīng)為吐
出自宋代李曾伯《賀新郎(送靜齋堂召,和朔齋韻)》:
嶺蜀天涯路。
憶前年、擔(dān)簦西上,旌麾南去。
誰謂瀟湘還解后,重對(duì)燈前笑語。
挺喬木、森森猶故。
梅外柳邊官事了,記牢之、曾著元戎府。
聊訪問,舊游處。
酒邊不用傷南浦。
為鄇亭、百年門戶,正煩宗主。
見說君王方旰食,借箸哺應(yīng)為吐。
這官職、二郎須做。
若見時(shí)賢詢小阮,愿早攜、襏襫耕春雨。
嗟矍鑠,恐遲暮。
注釋參考
見說
(1).告知,說明。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見説來意,并問此是何處?!?/p>
(2).猶聽說。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見説 蠶叢 路,崎嶇不易行?!薄冻蹩膛陌阁@奇》卷八:“今日見説,卻記得你前年間曾言 蘇州 所遇,果非虛話了?!?清 李漁 《蜃中樓·離愁》:“見説紅顏薄命,不信今生心兒愿兒果得盈。”
君王
君王 (jūnwáng) 古稱天子或諸侯 monarch; emperor 君王為人不忍?!妒酚洝ろ?xiàng)羽本紀(jì)》 君王與沛公飯。旰食
(1).晚食。指事務(wù)繁忙不能按時(shí)吃飯?!蹲髠鳌ふ压辍罚骸?奢 聞 員 不來,曰:‘ 楚 君、大夫其旰食乎!’”
(2).泛指勤于政事。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過譽(yù)·司空潁川韓稜》:“今 興 官尊任重,經(jīng)略千里,當(dāng)聽訟侍祠,班詔勸課,早朝旰食,夕惕若厲。” 唐 杜甫 《送樊侍御赴漢中判官》詩:“至尊方旰食,仗爾布嘉恩?!薄缎梁ジ锩笆觊g時(shí)論選集·<大陸>發(fā)刊辭》:“于是大陸之君臣,乃由此而旰食矣?!?/p>
借箸
借箸 (jièzhù) 喻代別人出謀劃策 make a plan for others 元載相公曾借箸, 憲宗皇帝亦留神?!?杜牧《河湟》李曾伯名句,賀新郎(送靜齋堂召,和朔齋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