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靈洲來,惟見芳草渡
出自宋代楊萬里《明發(fā)陳公徑過摩舍那灘石峰下十首》:
我從靈洲來,惟見芳草渡。
兼葭隨水遠(yuǎn),曠野無立樹。
掛席上真陽,好山忽無數(shù)。
好山如隱士,避世不自露。
不應(yīng)官道傍,乃有見山處。
借識(shí)衛(wèi)叔玠,未睹樂彥輔。
石峰難再得,舟過更回顧。
注釋參考
靈洲
(1).對(duì)水中沙洲的美稱。 三國 魏 嵇康 《四言詩》之二:“朝翔素瀨,夕棲靈洲?!?/p>
(2).山名。在 廣東 南海 。 隋 江總 《別南海賓化侯》詩:“ 石關(guān) 通 越井 ,蒲澗邇 靈洲 ?!薄缎绿茣さ乩碇酒呱稀罚骸?廣州 南???……縣十三。 南海 ……有 靈洲山 ,在 鬱水 中?!?/p>
芳草
(1).香草。 漢 班固 《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hào)為近 蜀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鯨 《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p>
(2).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冻o·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顧。” 宋 劉攽 《泰州玩芳亭記》:“《楚辭》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自詩人比興,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
楊萬里名句,明發(fā)陳公徑過摩舍那灘石峰下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