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晁說之《送周秀實知新昌》:
尊公文律自瑰奇,雖持使節(jié)未相宜。
子敝青袍哦五字,州家不喜縣家嗤。
十年主簿今遷陟,縣衙簿尉來趨揖。
越絕山川舒嘯時,莫嘆監(jiān)湖今幾尺。
監(jiān)湖幾尺吾其那,聞道新昌佛仍大。
昔賢墨妙誰識之,一日清風千嶂破。
人間月色過中秋,天際風光稱遠游。
陽關(guān)本是西州曲,鷺舞蘭橈不解愁。
注釋參考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楊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主簿
官名。 漢 代中央及郡縣官署多置之。其職責為主管文書,辦理事務(wù)。至 魏 晉 時漸為將帥重臣的主要僚屬,參與機要,總領(lǐng)府事。此后各中央官署及州縣雖仍置主簿,但任職漸輕。 唐 宋 時皆以主簿為初事之官。 明 清 時各寺卿也有設(shè)主簿的,或稱典簿。外官則設(shè)于知縣以下,為佐官之一。后省并。《南史·儒林傳·伏曼容》:“﹝ 伏曼容 ﹞父 胤之 , 宋 司空主簿?!?/p>
遷陟
猶遷升?!侗笔贰に囆g(shù)傳·蔣少游》:“然猶驟被引命,以規(guī)矩刻繢為務(wù),因此大蒙恩賜而位亦不遷陟也?!薄杜f唐書·懿宗紀》:“茍致安寧,自當遷陟;不遵詔令,必舉典刑。”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婦女·二婦全邊城》:“不惟大司馬不知故事,并武人亦不曉祖職當如何遷陟矣?!?/p>
簿尉
主簿和縣尉。泛指地方官府佐理官員。 唐 杜甫 《送高三十五書記十五韻》:“脫身簿尉中,始與捶楚辭。”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二》:“ 王沐 , 王涯 之再從弟也。家于 江 南,老且窮。以 涯 作相,騎驢至京師。三十日始得見 涯 ,所望不過一簿尉耳?!?清 袁枚 《隨園隨筆·無輕杖人》:“然《元稹傳》 浙西 觀察杖 安吉 令 孫澥 ,數(shù)日死。則簿尉以上,亦未嘗不受杖也?!?康有為 《上清帝第六書》:“夫地方之治,皆起于民,而縣令之下,僅一二簿尉雜流,未嘗托以民治?!?/p>
晁說之名句,送周秀實知新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