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楊萬里《過楊子橋》:
浪說春皈已四旬,淮南元自不知春。
明朝卻是中和節(jié),野火誰憐寂寞人。
注釋參考
浪說
(1).妄說;亂說。《禮記·王制》“假於鬼神,時日卜筮以疑眾,殺” 唐 孔穎達(dá) 疏:“妄陳禍福,浪説妖祥。” 宋 司馬光 《示道人》詩:“君不見 太上老君 頭似雪,世人浪説駐童顏?!薄毒劳ㄑ浴び岵浪で僦x知音》:“浪説曾分 鮑叔 金,誰人辨得 伯牙 琴?”
(2).漫說,別說。
南元
明 清 科舉時代,南方諸省的人應(yīng)試北闈(鄉(xiāng)試)考中第二名者,稱為南元。因第一名例歸 直隸 籍人,故第二名也稱元。《清稗類鈔·考試類》:“ 乾隆 辛卯, 高宗 以解元文甚不佳,移第三,以南元為第一。發(fā)卷出,奏事太監(jiān) 曹 某奏稱:‘ 順天 鄉(xiāng)榜向以 順天 人置等一?!艘走€之。”
不知
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楊萬里名句,過楊子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