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不待餉,勝士約三行
出自宋代趙蕃《周十三丈約同馬三丈入青原山賦詩五首以記行》:
渡江不待餉,勝士約三行。
夢(mèng)境故常在,重來年漫更。
又成春霧掃,何日野田耕。
要向思公問,燈明香縷橫。
注釋參考
渡江
使用船舶、竹筏等工具橫穿江河。不待
不待 (bùdài) 不必,不用;不等 needlessly 不待你來,他就走了勝士
(1).佳士,才識(shí)過人的人士?!稌x書·羊祜傳》:“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dá)勝士,登此遠(yuǎn)望,如我與卿者多矣!” 宋 葉適 《<黃子耕文集>序》:“ 豫章 黃子耕 ,少所樹立,便入高人勝士之目,不獨(dú)倚先世為重也?!?明 方孝孺 《題褚遂良書唐文皇帝哀冊(cè)墨跡》:“ 晉 宋 間人以風(fēng)度相高,故其書如雅人勝士?!?/p>
(2).佛教語。對(duì)持戒者的尊稱。見《釋氏要覽》卷上引《月燈三昧經(jīng)》。 元 德異 《<?jí)?jīng)>序》:“近得 通上人 尋到全文,遂刊於 吳 中 休休禪寺 ,與諸勝士同一受用。”
三行
(1).祝酒三次。 漢 揚(yáng)雄 《法言·修身》:“賓主百拜,而酒三行,不已華乎?”《后漢書·方術(shù)傳上·楊由》:“酒若三行,便宜嚴(yán)駕?!薄端问贰分臼罚骸搬\斝三行,盛儀斯舉?!?/p>
(2).三種德行?!吨芏Y·地官·師氏》:“﹝師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曰順行,以事師長(zhǎng)?!?/p>
(1). 春秋 時(shí)用戰(zhàn)車作戰(zhàn), 晉文公 五年(公元前632年) 晉國 為抵御狄族,在上、中、下“三軍”之外增設(shè)三支步兵,稱“三行”,即中行、右行、左行。以配合原上、中、下的三軍戰(zhàn)車作戰(zhàn),兩者合稱六軍?!蹲髠鳌べ夜四辍罚骸?晉侯 作三行以御 狄 。 荀林父 將中行, 屠擊 將右行, 先蔑 將左行?!?杜預(yù) 注:“晉置上、中、下三軍,今復(fù)增置三行,以辟天子六軍之名?!?/p>
(2).舊指廚夫、油伙及茶房。
趙蕃名句,周十三丈約同馬三丈入青原山賦詩五首以記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瘋狂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