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周弼《韜光庵》:
谷鳥與我言,怨殺白太傳。
借問何以然,攜卻山僧去。
山僧未去時,前盤一尾蛇,后踞一頭虎,吸云嘯風(fēng)繞窗戶。
山僧已去了,鶴來踏翻藤,猿到拗折樹,亂筱枯柴塞行路。
抑將廬于嵩高之陽,溫洛之滸,諸天散花復(fù)呵護(hù)。
抑將慕羶逐臭,亡魂喪魄,委枯骸於北邙之狐兔。
荒臺兮尚存,破屋兮如故,惟有山僧不知處。
世間萬事誰始終,極目寒江起煙霧。
注釋參考
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臥疾窮愁》詩:“野老時相訪,山僧或見尋?!?唐 劉長卿 《尋盛禪師蘭若》詩:“山僧獨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元 李宗冽 《題岳溪禪林精舍》詩:“山僧四五人,屢訪期識面?!?清 魏源 《武林紀(jì)游》詩之七:“百覓 理安寺 ,始與山僧晤。”
(2).僧人自稱的謙詞。《五燈會元·法眼宗·羅漢琛禪師》:“眾人既盡在此,山僧不可無言。”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三:“師曰:‘山僧過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p>
已去
已去 (yǐqù) 表示從現(xiàn)在起到將來的時間?!耙选蓖耙浴薄?勺g成“以后” afterwards;later 從此已去?!啤?李朝威《柳毅傳》拗折
(1).斷折。 唐 顧況 《露青竹杖歌》:“稚子覓衣挑仰穴,家童拾薪幾拗折?!?宋 陸游 《送佛照光老赴徑山》詩:“ 大覺 住 育王 ,拗折拄杖強到底?!?元 曾瑞 《留鞋記》第四折:“謝恩官肯見憐,休拗折并頭蓮,莫掐殺雙飛燕。”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 景州 一宦家子,好取貓犬之類,拗折其足。捩之向后,觀其孑孓跳號以為戲?!?/p>
(2).彎曲。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附錄三一:“ 王子敬 作一筆草書,世稱‘墨妙’。然一帖之中,語雖連貫,而字形嚮背各殊,必於一筆,未免有拗折牽連之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鍾生》:“然后喚肩輿,入 南山 十餘里。山徑拗折絶險,不復(fù)可乘?!?何垠 注:“拗折,謂山徑盤曲也?!?李國楠 《鵓鴣》:“世界上竟有這種房屋,用池塘的蘆葦梢頭拗折成小窩,這種窩兒隨著水波起伏而浮動?!?/p>
拗口不順。 郭紹虞 《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七十:“即因 王介甫 之文拗折類其為人,所以奇峭動目?!?/p>
柴塞
堵塞,壅塞。《莊子·天地》“趣舍聲色以柴其內(nèi)” 唐 成玄英 疏:“夫浮偽之徒,以取舍為業(yè),故聲色諸塵柴塞其內(nèi)府?!?清 錢謙益 《陳古公詩集序》:“今之為詩者矜聲律較時代,知見封錮,學(xué)術(shù)柴塞?!?/p>
行路
行路 (xínglù) 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 passerby 骨肉為行路?!啤?魏征《諫太宗十思疏》周弼名句,韜光庵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