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耒《題吳熙老古銅榼》:
子云鴟夷如大壺,日醉自不妨著書。
盛酒借沽太勤劬,鑄銅為榼計(jì)未疏。
古人制器儉復(fù)真,不似后世鏤金銀。
一罌湛湛致坐側(cè),時(shí)與周旋真可人。
注釋參考
勤劬
(1).辛勤勞累。 漢 王逸 《九思·逢尤》:“望舊邦兮路逶隨,憂心悄兮志勤劬?!?唐 陸龜蒙 《甫里先生傳》:“吾一布衣耳,不勤劬,何以為妻子之天乎?” 魯迅 《墳·科學(xué)史教篇》:“第相科學(xué)歷來發(fā)達(dá)之繩跡,則勤劬艱苦之影在焉?!?/p>
(2).指辛苦勞累之人。 宋 蘇軾 《雄州白溝驛賜大遼賀正旦人使御筵口宣制》:“宜頒宴衎,以勞勤劬?!?/p>
鑄銅
(1).用銅鑄造(器物)。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東門則鞭石成橋,南極則鑄銅為柱。” 倪璠 注引《廣州記》:“ 馬援 到 交阯 ,立銅柱為 漢 之極界也?!?唐 韓愈 《錢重物輕狀》:“禁人無得以銅為器皿,禁鑄銅為浮屠佛像鐘磬者。”
(2).一種含鋅的銅。 明 宋應(yīng)星 《天工開物·銅》:“凡銅供世用,出山與出爐,止有赤銅……倭鉛和寫(瀉)為鑄銅?!?/p>
張耒名句,題吳熙老古銅榼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