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性似修行僧,長愿幽居近林麓
出自宋代蘇轍《次韻子瞻留別三首》:
野人性似修行僧,長愿幽居近林麓。
南遷無計脫簪組,西歸誰為栽松竹。
頭上白云即飛蓋,耳畔清泉當(dāng)鳴玉。
洛川猶是冠蓋林,更愿高飛逐黃鵠。
注釋參考
人性
人性 (rénxìng) 指在一定的社會制度和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 humanity 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 normal human feeling nature 不通人性修行
修行 (xiūxíng) 修養(yǎng)德行 self-cultivation 出家學(xué)佛或?qū)W道;行善積德 practise Buddhism or Taoism幽居
幽居 (yōujū) 隱居,很少與外界往來(他已幽居十年了) live in seclusion 寧靜的住所 peaceful dwelling place林麓
猶山林?!吨芏Y·地官·林衡》:“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時計林麓而賞罰之。”《文選·張衡<西京賦>》:“林麓之饒,于何不有?!?薛綜 注:“木叢生曰林?!?李善 注:“《穀梁傳》曰:‘林屬於山曰麓?!?晉 葛洪 《抱樸子·崇教》:“或結(jié)罝罘於林麓之中,合重圍於山澤之表?!?唐 杜甫 《客堂》詩:“舍舟復(fù)深山,窅窕一林麓?!?清 周安 《游道場山》詩:“逶迤步崇岡,奔迫下林麓?!?/p>
蘇轍名句,次韻子瞻留別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