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梵琮《偈頌九十三首》:
禁足不定足,居中不住中。
去來無罣礙,踢踏活虛空。
射殺南山虎,翻身控角弓。
上無攀仰,下絕己躬。
注釋參考
去來
(1).往來,往返?!渡叹龝睢罚骸吧虅趧t去來賫送之禮,無通於百縣,則農(nóng)民不飢,行不飾。”《魏書·禮志四》:“各令騎將六人去來挑戰(zhàn),步兵更進退以相拒擊?!?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所以皷舞群倫,曰官曰差遣曰職而已,又遷徙去來,常無虛日?!?/p>
(2).謂離去而又歸來?!妒酚洝ば⑽谋炯o(jì)》:“與王 興居 去來,亦赦之?!?裴駰 集解引 張晏 曰:“雖始與 興居 反,今降,赦之?!?清 汪懋麟 《送高會東少司寇》詩:“鄉(xiāng)里卻看鬚鬢舊,行藏轉(zhuǎn)覺去來新?!?/p>
(3).離去。來,語氣助詞。 南朝 宋 鮑照 《代陳思王白馬篇》詩:“去來今何道,卑賤生所鐘?!?唐 孟郊 《古意》詩:“蕩子守邊戍,佳人莫相從,去來年月多,苦愁改形容。”
(4).猶言左右,表示概數(shù)。
(5).佛教語。指過去、未來。 宋 范成大 《二偈呈似壽老》詩:“法法剎那無住,云何見在去來?!?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雙樹幻鈔引上》:“﹝釋氏之﹞苦空矣,即未能頓悟,而足以亡亂於去來。” 清 黃遵憲 《己亥雜詩》:“但有去來無現(xiàn)在,無窮生滅看香煙?!?/p>
罣礙
(1).佛教語。謂凡心因迷成障,未能悟脫?!栋闳舨_密多心經(jīng)》:“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唐 龐蘊 《雜詩》之四:“神識茍能無罣礙,廓周法界等虛空?!?元 劉君錫 《來生債》第三折:“待把我這一寸心田無罣礙,大道的事著你世人不解,則愿的一帆西風(fēng),送上我那三島 逢萊 。” 王國維 《<紅樓夢>評論》:“今設(shè)有人焉,自無始以來,無生死,無苦樂,無世人之罣礙,而唯有永遠之知識?!?/p>
(2).羈絆;牽掣;障礙。《百喻經(jīng)·毗舍闍鬼喻》:“著此屐者,能令人飛行無罣礙?!?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嬌娜》:“生以忤直罷官,罣礙不得歸。” 劉大白 《將來的人生》詩:“讓從前擋住了將來,誰忍受這般罣礙?”
踢踏
踢踏 (tītà) 象聲詞,形容腳步聲 tap-tap 午睡時他被一陣踢踏聲驚醒了 踏 stamp 敵人扛起槍,踢踏著大馬靴走了 亂用財物;糟蹋 waste;spend extravagantly 把一份家當(dāng)踢踏個精光虛空
虛空 (xūkōng) 心中無著落 hollow釋梵琮名句,偈頌九十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