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鄧深《晨雪渡洑陂》:
竹處楊枝學(xué)小梅,竹間茅屋白皚皚。
撐舟獨擁蓑衣出,堪畫何須待晚來。
注釋參考
楊枝
(1).楊柳的枝條。舊俗于分別之際常折以送行。 元 戴表元 《昨日行》:“楊枝不耐秋風(fēng)吹,薄交易結(jié)還易離。” 清 王士禛 《楊枝紫云曲》之一:“名園一樹緑楊枝,眠起東風(fēng)踠地垂?!?/p>
(2).梵語,譯曰齒木。取楊柳等之小枝,將枝頭咬成細條,用以刷牙,故又稱楊枝。 晉 法顯 《佛國記》:“出 沙祇城 南門,道東,佛本在此嚼楊枝?!薄端鍟つ闲U傳·真臘》:“每旦澡洗,以楊枝浄齒,讀誦經(jīng)咒?!?/p>
(3).指 白居易 的侍妾 樊素 。 樊素 善唱《楊枝曲》,故以曲名人。后常用以為典,亦泛指侍妾婢女或所思戀的女子。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序:“妓有 樊素 者,年二十餘,綽綽有歌舞態(tài),善唱《楊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聞 洛 下?!?宋 蘇軾 《朝云詩》:“不似 楊枝 別 樂天 ,恰如 通德 伴 伶玄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 李尚書 雍熙 學(xué)道,散遣歌姬…… 阮亭 亦云:‘萬種心情消未盡,忍辭駱馬遣 楊枝 ?’”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驚心薄俗太支離,失笑高門半守雌。一紙巵詞何足算,三年五度遣 楊枝 ?!?郁達夫 《相思樹》詩之三:“我去 蓬萊 覓棗瓜,君留古渡散天花。他年倘向 瑤池 見,記取 楊枝 舞影斜?!?/p>
小梅
見“ 小梅花 ”。
茅屋
茅屋 (máowū) 用蘆葦、稻草等苫蓋屋頂?shù)暮喡孔?thatched cottage;hut白皚皚
白皚皚 (bái’ái’ái) 一片潔白的樣子 dazzlingly white 白皚皚的雪鋪滿田野鄧深名句,晨雪渡洑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4悟空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