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葉適《送馮傳之》:
我乞來荊州,足未曾出門。
明明楚漢跡,莽莽風(fēng)塵昏。
茲復(fù)罷著書,梵譯專討論。
頹然對白法,諸有不得存。
傳之京口別,歲暮始窮源。
帆張飛動勢,纜系棲泊痕。
相顧舉杯酒,醉極沮漳翻。
儒生慕杰氣,赤手誅鯨鯤。
將軍建實壘,寸甓宜自攢。
于時雪五尺,遣卒問江干。
答言屈大夫,橫肆群魚吞。
豈如衛(wèi)甯蘧,舒卷常溫溫。
聞此重嗟嘆,恐墮禍福觀。
榮禳用國寶,誰能免沉燔。
要令德性脩,仍挽江海渾。
我今材力盡,拙計東南坤。
尚余春秋志,欲執(zhí)左袵奔。
念子獨奈何,葺屋補墻藩。
梅花一兩坼,春意到草根。
倘見南枝榮,折寄隨驚湍。
注釋參考
余春
暮春;殘春。 南朝 梁簡文帝 《晚春賦》:“待餘春於北閣,藉高讌於南陂?!?唐 李白 《惜馀春賦》:“惜餘春之將闌,每為恨兮不淺。” 宋 蘇軾 《司馬君實獨樂園》詩:“樽酒樂餘春,棋局消長夏?!?/p>
左袵
衣襟向左。指我國古代某些少數(shù)民族的服裝?!稌ぎ吤罚骸八囊淖笱G,罔不咸賴?!薄墩撜Z·憲問》:“微 管仲 ,吾其被髮左袵矣。”《后漢書·西羌傳》:“ 羌胡 被髮左袵,而與 漢 人雜處,習(xí)俗既異,言語不通,數(shù)為小吏黠人所見侵奪,窮恚無聊,故致反叛?!焙笠蛞浴白笱G”指少數(shù)民族。 宋 梅堯臣 《送王省副北使》詩:“左袵通 華 語,名王接右賢?!?宋 陳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中國圣賢之所建置而悉淪於左袵,此英雄豪杰之所當(dāng)同以為病也。 秦檜 以和誤國二十餘年,而天下之氣索然而無餘矣?!?明 沉鯨 《雙珠記·人珠還合》:“薦士同征,保西陲不淪於左袵?!?/p>
葉適名句,送馮傳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