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有何辜才七歲,亦教兒作瘴江行
出自唐代元稹《別毅郎(此后三首,工部侍郎時(shí)詩)》:
爾爺只為一杯酒,此別那知死與生。
兒有何辜才七歲,亦教兒作瘴江行。
愛惜爾爺唯有我,我今憔悴望何人。
傷心自比籠中鶴,翦盡翅翎愁到身。
注釋參考
有何
有什么。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七:“幾日試來那幾日唱名?得意那不得意?有何傳示、有何書信?”《水滸傳》第五三回:“風(fēng)過處,一尊黃巾力士出現(xiàn),躬身稟復(fù):‘我?guī)熡泻畏ㄖ迹俊比纾河泻尾豢?;有何難哉。
作瘴
謂生瘴癘之氣。 宋 范成大 《入秭歸界》詩:“蚯蚓祟人能作瘴,茱萸隨俗強(qiáng)煎茶。”
元稹名句,別毅郎(此后三首,工部侍郎時(shí)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