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神杳眇人何在,留取丹心付董狐
出自宋代唐涇《江南四忠節(jié)國之紀也歌以哀之》:
誰把南牙壓武夫,到頭還似二公無。
矢心海上逃秦爵,努力山中匿趙孤。
赤羽星沈迷輦鳳,紅旗風(fēng)勁逐檣烏。
三神杳眇人何在,留取丹心付董狐。
注釋參考
三神
(1).指天神、地祇、山岳?!妒酚洝に抉R相如傳》:“挈三神之驩,缺王道之儀,羣臣恧焉?!?司馬貞 索隱引 如淳 曰:“謂地祇、天神、山岳也?!薄稘h書·揚雄傳上》:“感動天地,逆釐三神?!?/p>
(2).道教指人體三丹田之神。《黃庭內(nèi)景經(jīng)·隱影》:“三神之樂由隱居,倏歘游遨無遺憂?!?梁丘子 注:“三神,三丹田之神也?!?/p>
(3).指三尸神?!饵S庭外景經(jīng)·中部經(jīng)》:“外本三陽物自來,內(nèi)拘三神可長生?!鄙瘢槐咀鳌?陰 ”。
杳眇
亦作“ 杳渺 ”。1.悠遠、渺茫貌。《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頫杳眇而無見,仰攀橑而捫天?!?劉良 注:“杳眇,深邃貌。” 唐 權(quán)德輿 《雜言和常州李員外副使春日戲題》:“佳期遠,相見少,試一望,魂杳渺?!?明 宋濂 《文原》:“南 桂 北 瀚 ,東 瀛 西 溟 ,杳眇而無際。” 葉圣陶 《義兒》:“同學(xué)們的喧聲和沉重且急速的腳步……對于他只起很淡很淡的感覺,差不多春夜的夢一般,迷離而杳渺。”
(2).指幽深晦秘之境。 宋 陳亮 《祭王丞內(nèi)子文》:“雖託契於夫君,豈能保安人之釋然耶……安人豈以其言為墮於杳眇而不足聽耶!”
(3).形容文字飄逸高妙。 清 譚獻 《<古詩錄>序》:“ 梁 之詩艷而荒矣,而 武帝 為最高;文士之杳眇明麗者,則 沉約 、 柳惲 有焉?!?魯迅 《漢文學(xué)史綱要》第四篇:“《楚辭》中有《九歌》……而綺靡杳渺,與 原 他文頗不同,雖曰‘為作’,固當有本。”
何在
何在 (hézài) 在哪里 where 公理何在?留取
猶留存。取,語助詞。 宋 牟巘 《木蘭花慢·餞公孫倅》詞:“留取去思無限,江蘺香滿汀洲。”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新進士宴杏園》:“干戈盡戢文教崇,人間此時魚化龍。留取 瓊林 ,勝景無窮?!?清 陳維崧 《賀新郎·賀程昆侖生日并送其之任皖城》詞:“留取臂間長命縷,筭節(jié)過五日剛踰九,重為我先生壽?!?/p>
丹心
丹心 (dānxīn) 忠誠之心 a loyal heart 一片丹心 又叫“丹寸”、“丹魄”、“丹襟”、“丹誠”、“丹慊”、“丹懇”、“丹愚”、“丹款”、“丹悃”、“丹抱”、“丹府”、“丹衷”、“丹局”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巍?文天祥《過零丁洋》唐涇名句,江南四忠節(jié)國之紀也歌以哀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