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鴻數(shù)寄平安字,莫遣衰翁望眼穿
出自宋代劉克莊《送山甫銓試二首并寄強甫》:
家事如今亦盡傳,此冠未掛待何年。
忍拋老漢□□畔,去傍渠儂水鏡邊。
逆旅我能幾時客,自家□□□人憐。
歸鴻數(shù)寄平安字,莫遣衰翁望眼穿。
注釋參考
歸鴻
歸雁。詩文中多用以寄托歸思。 三國 魏 嵇康 《贈秀才入軍》詩之四:“目送歸鴻,手揮五絃?!?唐 張喬 《登慈恩寺塔》詩:“斜陽越鄉(xiāng)思,天末見歸鴻。” 宋 王安石 《送陳景初》詩:“ 長安 何日到,一一問歸鴻?!?明 楊珽 《龍膏記·酬詠》:“十年流落賦歸鴻,誰傍昏衢駕燭龍?!?/p>
平安字
報告平安的書信。 宋 陳與義 《試院書懷》詩:“細讀平安字,愁邊失歲華?!?元 范梈 《福州雜詩》:“家人定得平安字,最念癡兒不解看。” 元 無名氏 《桃花女》楔子:“想我 河南 人出外經(jīng)商的可也不少,怎生平安字稍(捎)不得一箇回來?!?/p>
衰翁
老翁。 宋 歐陽修 《朝中措》詞:“行樂直須年少,樽前看取衰翁?!?宋 陸游 《曉出東城馬上作》詩:“曉出東城數(shù)幟紅,蒙茸狐貉擁衰翁?!?/p>
披著蓑衣的老翁。 宋 辛棄疾 《烏夜啼·廓之見和復用前韻》詞:“千尺蔓,云葉亂,繫長松。卻笑一身纏繞、似衰翁。”
望眼穿
見“ 望眼欲穿 ”。
劉克莊名句,送山甫銓試二首并寄強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