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未知佚名《孫泰》:
孫泰,山陽人也,少師皇甫穎,操守頗有古賢之風。
泰妻即姨妹也。
先是姨老矣,以二子為托,曰:“其長損一目,汝可娶其女弟。
”姨卒,泰娶其姊。
或詰之,泰曰: “其人有廢疾,非泰不可適。
” 眾皆伏泰之義。
嘗于都市遇鐵燈臺,市之,而命洗刷,卻銀也。
泰亟往還之。
中和中,將家于義興,置一別墅,用緡錢二百千。
既半授之矣,泰游吳興郡,約回日當詣所止。
居兩月,泰回,停舟徒步,復以余資授之,俾其人他徙。
于時睹一老嫗,長慟數(shù)聲。
泰驚悸,召詰之,嫗曰:“老婦嘗事翁姑于此,子孫不肖,為他人所有,故悲耳。
”泰憮然久之,因紿曰:“吾適得京書,已別除官,不可住此,所居且命爾子掌之。
”言訖,解維而逝,不復返矣。
注釋參考
于時
于時 (yúshí) 介賓詞組。在這個時候,當時 for the moment;then;at that time 于時冰皮始解?!鳌?袁宏道《滿井游記》一老
(1).指年高德劭之人。《詩·小雅·十月之交》:“不憖遺一老,俾守我王。”《左傳·哀公十六年》:“ 孔子 卒,公誄之曰:‘旻天不弔,不憖遺一老?!?/p>
(2).泛稱老者。 唐 王維 《酬諸公見過》詩:“仰厠羣賢,皤然一老。” 宋 陳師道 《還里》詩:“向來千里聚,一老尚徜徉?!?/p>
(3).指元老。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昔 湯 入 夏 ,付國于 文祀 ; 西伯 之 殷 ,委國于一老。” 王闿運 《哀江南賦》:“既傷一老,申命元臣?!?/p>
長慟
極度悲痛;大哭。 唐 白居易 《與劉禹錫書》:“前月廿六日 崔 家送終事畢,執(zhí)紼之時,長慟而已!” 唐 白行簡 《李娃傳》:“ 娃 前抱其頸,以繡襦擁而歸於西廂。失聲長慟曰:‘令子一朝及此,我之罪也?!?/p>
佚名名句,孫泰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