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知凈境無三伏,猶幸慳囊有幾金
出自宋代董嗣杲《暑中訪平山坦上人》:
遙遙殊積入山心,勇涉湖西且解襟。
當(dāng)暑行松探古跡,追涼踏蘚入晴林。
信知凈境無三伏,猶幸慳囊有幾金。
白酒青衣隨所遇,此來只為此僧尋。
注釋參考
信知
深知,確知。 唐 杜甫 《兵車行》:“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薄短綇V記》卷九九引 唐 唐臨 《冥報(bào)記·李大安》:“於是嘆異,信知圣教不虛,遂加崇信焉?!?/p>
三伏
三伏 (sānfú) 一年中最炎熱的時(shí)候。夏至后第三個(gè)庚日起為初伏,十天;然后是中伏,十天或二十天;再后是末伏,十天 the three ten-day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 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竇娥委實(shí)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關(guān)漢卿《竇娥冤》 專指末伏 the last of the three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慳囊
(1).聚錢器。即撲滿。口小,錢易入不易出,故稱。 宋 范成大 《催租行》:“牀頭慳囊大如拳,撲破正有三百錢。”
(2).喻慳吝者的錢袋。 宋 李之儀 《次韻見問》:“近免竹筒費(fèi)月費(fèi),主人時(shí)亦破慳囊?!薄饵S金世界》第十九回:“ 建威 道:‘該總理既稱殷實(shí),何不自解慳囊,一定要招洋股做什么呢?’”
董嗣杲名句,暑中訪平山坦上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