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倪偁《南歌子》
對月中秋夜,傳觴一笑歡。飄然逸興未應(yīng)闌。步向望湖橋上、倚闌看。松徑風(fēng)蕭瑟,山腰路屈盤。南飛驚鵲五更殘。小立水云光里、葛衣寒。
注釋參考
驚鵲
受驚的烏鵲。比喻無處棲身的人。語本 三國 魏 曹操 《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宋 蘇軾 《次韻蔣穎叔》:“月明驚鵲未安枝,一棹飄然影自隨?!?宋 蘇轍 《次韻知郡賈蕃大夫思?xì)w》:“得坎浮槎應(yīng)有命,投林驚鵲且安枝。”
五更
五更 (wǔgēng) 舊時(shí)把一夜分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the five periods of the night 指第五更 before dawn;the fifth watch just before dawn 夜夜達(dá)五更?!队衽_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起五更,睡半夜倪偁名句,南歌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