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語能詩何不部,筆端應許見云煙
出自宋代李彌遜《曹溪道中呈何公顯》:
筍輿訪古出秋原,山網(wǎng)重重護石田。
水接桃花源上路,人行巫女峽中天。
要令陶冶夸盤谷,何必丹青貌輞川。
寄語能詩何不部,筆端應許見云煙。
注釋參考
寄語
寄語 (jìyǔ) 傳話給某人 send word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懹巍稘O家傲·寄仲高》 寄語故人何不
何不 (hébù) 為什么不——用反問語氣,表示應該或可以 why not 你何不大膽試一試筆端
筆端 (bǐduān) 指寫文章、寫字、繪畫時筆的運用以及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意境 artistic conception of writing or painting 一一呈諸筆端應許
答應,允許。 清 李漁 《意中緣·設計》:“你就要辭也辭不脫了,落得做個人情,應許了罷?!?廬隱 《兩個小學生》:“還有他爹縱著他,說甚么請愿是法律應許的行為,不能干涉啦?!?冰心 《斯人獨憔悴》:“看他們請愿的條件,哪一條是辦得到的?就是都辦得到,政府也決然不肯應許,恐怕啟學生干政之漸?!?/p>
云煙
云煙 (yúnyān) 煙氣和云霧,形容虛無飄遠的東西或事物 cloud and mist 云煙沸涌?!啤?李朝威《柳毅傳》 出沒于云煙。——明· 顧炎武《復庵記》李彌遜名句,曹溪道中呈何公顯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