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狨馬上慚窮相,玉鏡臺(tái)中識(shí)幻人
出自宋代劉克莊《次竹溪所和薛明府鏡中我詩三首》:
物我乖離果孰親,色空捏合本非真。
金狨馬上慚窮相,玉鏡臺(tái)中識(shí)幻人。
南北宗禪皆具眼,東西施貌各含顰。
眉間一點(diǎn)元無喜,頰上三毛豈有神。
注釋參考
金狨
(1).狨皮制成的鞍墊。狨毛長而金黃,故稱。 宋 黃庭堅(jiān) 《次韻宋楙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觀翰林公出遨》:“金狨繫馬曉鶯邊,不比春江上水舩?!?任淵 注:“金狨謂狨毛金色,國朝禁從皆跨狨鞍。”
(2).借指馬匹。 宋 劉之翰 《水調(diào)歌頭·獻(xiàn)田都統(tǒng)》詞:“神仙宅,留玉節(jié),駐金狨。”
馬上
馬上 (mǎshàng) 立刻;立即 immediately;right off 大家坐好,電影馬上要開映了 我馬上就和你在一起 在馬背上 on horseback 馬上比武窮相
(1).吝嗇。 唐 唐彥謙 《見煬帝寶帳》詩:“ 漢文 窮相作前王,慳惜明珠不斗量?!?/p>
(2).貧賤的相貌;小家子氣。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語資》:“上( 唐玄宗 )指 白 謂 力士 曰:‘此人固窮相?!?曹禺 《雷雨》第二幕:“你看你們這點(diǎn)窮相,來到大家公館,也不看看人家的闊排場,盡一個(gè)勁兒閑扯。”
玉鏡臺(tái)
(1).玉制的鏡臺(tái)。 唐 楊炯 《梅花落》詩:“泣對銅鉤障,愁看玉鏡臺(tái)?!?宋 葛立方 《滿庭芳·簪梅》詞:“玉鏡臺(tái)邊試看,相宜是淺笑輕顰?!薄度阂纛愡x·京兆記》:“青鸞何事飛難至,卻教我玉鏡臺(tái)前懶畫眉?!?/p>
(2).指 晉 溫嶠 之玉鏡臺(tái)。 溫嶠 北征 劉聰 ,獲玉鏡臺(tái)一枚。從姑有女,囑代覓婿, 溫 有自婚意,因下玉鏡臺(tái)為定。事見《世說新語·假譎》。后引申作婚娶聘禮的代稱。 唐 張紘 《行路難》詩:“君不見 溫 家玉鏡臺(tái),提攜抱握九重來。”《群音類選·犀珮記·勢逼改嫁》:“好將聘物早持歸,自有 溫郎 玉鏡臺(tái)?!?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外家紀(jì)聞》:“ 北江 與其內(nèi)姊適 程氏 者,幼相親愛,頗有玉鏡臺(tái)之慕,而姻事不諧。” 郁達(dá)夫 《無題》詩之二:“玉鏡臺(tái)邊笑老奴,何年歸去長 西湖 ?”
幻人
古代對魔術(shù)藝人的稱呼。 犛靬 (屬 羅馬帝國 的 亞歷山大 )以魔術(shù)著稱,由西向東傳播, 漢 時(shí)曾有幻人來 中國 表演。又稱“眩人”、“幻師”、“幻士”、“化人”。《后漢書·西南夷傳·哀牢》:“ 永寧 元年, 撣國王 雍由調(diào) 復(fù)遣使者詣闕朝賀,獻(xiàn)樂及幻人,能變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馬頭?!薄缎绿茣の饔騻飨隆し魅H》:“多幻人,能發(fā)火於顏,手為江湖,口幡眊舉,足墮玉珠。” 清 趙翼 《題百體壽字》詩:“ 浮提 幻人壺貯墨,婆羅字母音貫辭?!?/p>
劉克莊名句,次竹溪所和薛明府鏡中我詩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